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367 真相大白 (第4/4页)
于明恍然大悟,难怪这位孔团长从一开始就不太高兴的样子。 “请孔团长放心,这张照片我会作为私人收藏,绝不会外漏。” 孔捷这才点了点头,想起来一事,问道:“我记得不久之前,你们晋南报社发行的《抗日国报》中,提到过二五一团叛敌的事情。” 于明道:“是这样的,那则通讯是我报社的同事报道的,也不知道我那位同事从哪里打探到的消息,当时我们还都觉得不可能呢,这明明是英勇抗日的队伍,怎么就摇身一变成了叛徒了?” “今日回去,我怕是要向她当面请罪了,她所说的果然是实情。” 话语顿了顿,于明抓住机会道:“我们报社处在后方,与你们八路军将领接触不多,孔团长,我能问您几个问题吗?” 孔捷道:“你问。” 于明是说做就做,作为一个报人,那是相当的敬业。立马打起精神,一脸正色地向前走了两步,做出采访着姿态来,询问道:“孔团长,近期一直有传言,说你们八路军消极抗战,游而不击,对于此事您怎么看?” 不愧是热血青年,于明这话问的是一针见血。 “孔团长,您不要介意,我也是心里想到什么,就直接问了。” 孔捷点头道:“无妨,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想你应该去问问小鬼子,他们更清楚,到底是谁游而不击。” “不久前我们八路军大规模发动的正太战役作战,消灭鬼子伪军何止上万?几乎让整个华北日军交通线陷入瘫痪,这就是他们口中所谓的游而不击?” “前些日子,我军主动出击,击退日伪军,消灭鬼子共计千余人,营救打劫鬼子占领区败退的中央军和晋绥军,这就是他们口中的游而不击?” “纵观我们八路军部队,在没有国军政府的物资供应情况下,能够获取装备和物资的很重要一个来源,就是打鬼子,从鬼子伪军手上搞缴获。 包括我身后,这些战士们手中使用的枪支弹药,我可以拍着胸脯说,基本上每一条枪,每一颗子弹,都是从鬼子手上缴获来的,这是他们口中的游而不击?”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如果再联系上处在敌后,类似国军二五一团这样的部队,我大概是明白什么叫做贼喊捉贼了?” “处在敌后的某些顽军部队,不打鬼子,而处处针对我们八路军,我不知道这样的现象,国军政府看不看得见?” “二十多天前,皖南的事情,我不知道国军政府又会作何解释。” “到底是游而不击,还是欲加之罪,又或者公报私仇,谁知道呢?” “说这么多,我其实希望你们作为记者,当有报人的担当,民众们的目光被当局者蒙蔽,看不清真相,能够让他们看清真相的,也只有你们了。” 于明听得心中大震,连忙回答道:“孔团长放心,今日所见所闻,我也一定会如实报道!” 孔捷道:“好,我愿意相信于记者,你还有什么要问的?” 于明道:“孔团长,有传言说,你们八路军处在敌后,物资来源,大多都是从老百姓手里抢过来的,对于这种扰民欺民的传言,您怎么解释?” 孔捷忍不住笑了:“于记者,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你如果有这工夫,不如随便在我们八路军根据地附近的村庄,随便找一位百姓问问情况,哪怕他是个孩子,我想他也会告诉你,我们八路军是有铁的纪律,不拿民众一针一线的!” “我们八路军是人民的子弟兵,对待父老乡亲们,如同对待自己的父母,难道你们谁会去欺压自己的父母吗?” 他娘的,说得好! 一旁的李云龙猛拍大腿,忍不住在心底为孔捷叫好。 于明被这番回答说得有些发愣,下意识退了两步,认真道:“孔团长,我明白了。” “还有什么要问的吗?” 于明摇了摇头,脸上的神色很坚定,说道:“没有了,再问下去,也不过是自取其辱罢了。” “纸永远包不住火,功过是非,总有一天它是会真相大白的!” ……白担心的亮剑之老子是孔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