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八章 硝烟已起 (第2/2页)
>@! 李九州心头微颤,声音压成一道寒线厉声说道:“其实,安禄山早有造反的迹象,只是咱们并没有太过重视。” 此时埋怨皇帝,多少有些落井下石的味道,所以皇帝脸上并不是很高兴,但还是被无助掩盖了。 事态发展到这个地步,大多是因为皇帝平日对安禄山的信任宠爱和他自以为是的态度,所以李九州也不怕丢官、不怕皇帝怪罪,开始顶撞其他来了。 “也许这场叛乱不要多久便能平定。”皇帝垂头丧气说到,心中仍然抱着一丝希望,希望事情并没有那么严重。 “咱们的精锐之师多在边关,而且尚未赶回。”李九州并不像掩饰事态的严重性,“安禄山手中的范阳、河东、平卢之师,已是我大唐最强战力之一,能跟他们抗衡的没有多少。” 被李九州打破了心中的那最后一丝希望之后,皇帝欲言又止,苦笑着说道:“想来李卿的朔方军能与其一战。” “我已派人去召集大军前来。”李九州敛了表情,平静说道:“不过要赶到前线,还是需要一些时间。” 皇帝一怔,沉默片刻后,外面传来了声音,杨国忠已经到了。 “快宣。”皇帝忙高声说到。 “安禄山造反了!”杨国忠进来的第一句话跟李九州一模一样。 塔读^小说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皇帝脸上有些无奈,说道:“召你来便是为了此事。” 见皇帝召见自己是商议应变之策,杨国忠一时没了主意。 “杨相觉得该如何应对?”皇帝问到。 见他问了起来,杨国忠抬头看了看李九州,硬着头皮说道:“臣以为,当立即召回边关的精锐之师,已护长安。” 皇帝又问:“叛军此时已经快攻到洛阳了,洛阳怎么办?” “洛阳原有的防卫,或许可以抵挡一阵子。”杨国忠这样说到。 李九州也附和起来,“以洛阳的军备,或许可以暂且抵挡,但也不是长久之计,还得火速派人前去洛阳支援。” “那派谁去呢?”皇帝踱着步。 李九州是最合适的人选,但他还要等到自己的朔方军一到,带着朔方军前去抵抗。 倘若此时将李九州派去洛阳,只怕朔方军没有主将。 扣扣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考虑到这点,皇帝想了半天后对杨国忠说道:“杨相,洛阳乃大唐重镇,容不得有闪失,便由你前去督军抗敌吧。” 杨国忠这可失了神,自己哪是打仗的料。 但在皇帝看来,杨国忠就是一个能文能武的人。 李九州心里冷笑一声,这就是杨国忠平日虚报战功的结果。 杨国忠自然也知道这时候不能推辞,不能显得无能,不然会在皇帝面前漏出了马脚,将自己以前那些虚报战功的事情给暴露了出来,可能会引起圣怒。 咳了两声后,杨国忠终于想好了,说道:“臣一人前去也不行,还需要几位得力的战将。” 皇帝想了想也觉得有道理,便说道:“朕这边传高仙芝、封常清火速回京,随你一同去洛阳布防。” 有了这两位,杨国忠心里宽慰了许多,也就应了下来。 接下来没过几日,高仙芝、封常清已经接到圣旨,也来不及带上军队,只身火速回京,大军则随后进发。 待到他二人一到京中,皇帝便任命封常清兼任范阳、平卢节度使,防守洛阳,又任命荣王李琬为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东征,派杨国忠和毕思琛往东都洛阳募兵防守。 身份证-563743675 此时的形势正如李九州所说,唐朝的精锐边军大多还没有赶回,仅以洛阳周边的军队,要面对安禄山的二十万大军,显得兵力不足,所以高仙芝、封常清等只好临时在长安、洛阳募兵。 但是长期无战争,招募所得到的都是些市井子弟,缺乏战斗经验,而且还没有经过训练便上战场,战斗力自然是大打折扣的。 李九州心想,让杨国忠带着这些人去前线抵挡也好,哪怕最后真败下阵来,也能稍稍阻碍叛军,争取一些时间,给边军集结准备的时机。 最好是杨国忠能在洛阳抵挡住叛军,等得到自己带着大军前去。 李九州感到有些失意,在大唐最需要人的时候,能用的却是杨国忠之辈,真是国之不幸。 这位一直以来被蒙蔽了双眼的皇帝也是很悲哀的,这么多年了,身边竟没有一个真正能派上用场的人。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说来,这也算是他咎由自取。 抱着一丝丝幸灾乐祸的态度和慷慨激昂的情绪,李九州迫不及待的等待着自己的大军前来。一梦三四年的拐走杨玉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