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0章 桃花源中人 (第2/2页)
来就去找你。” 青青认真地点了点头。 李浩然取过众人的桃契,再将自己的那一枚取出来,四枚桃契放在一起,递到了问津使的手中。 “问津使,这是我们的桃契,请您查验!” 令他有些奇怪的是…… 一枚桃契价值一千金铢,这等珍贵的东西,问津使居然也不仔细查验,直接就揣进兜里。 他撑起船槁,调转船头,接上四人,缓缓向着大雾之中驶去。 青青则站在乌篷船的船头上一直目送着李浩然等人的身影消失在了大雾之中。 说来也奇怪。 问津使刚走没多久。 很快,江上的大雾就散了。 …… 话分两头,各表一枝。 李浩然与另外三人一起上了问津使的渔船,只觉得周围白茫茫一片,什么都看不清楚。 他们好像在江上走了很久,又好像整条渔船停止不动,仿佛在大雾之中抛锚了一般。 整个江面之上,只能听到问津使手中的那一根船槁轻轻划过水面的细微声响。 就这样,不知道过了多久,许麒忽然间指着远处叫喊了起来。 “你们看那边!” 众人顺着许麒的手指头望过去,只见大雾之中忽然出现了一抹鲜红的颜色。 随着扁舟越来越近,那一抹鲜红亮色也越来越清晰起来。 “桃花林!” 糜玥不禁惊叹道。 “这么多的桃花树……” 问津使撑动船槁,扁舟随水流缓缓拐入桃花林之中。 李浩然在《桃花源记》中读到过一段描述。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此时此地,书中美景竟是清晰地出现在了眼前。 两岸桃树相对而出,桃花盛开,花瓣随风飘舞,香气扑鼻。 无数粉红色,鲜红色的桃花花瓣落在水中,竟是引得水中游鱼竞相争食…… 美景如画,如让人如在仙境中一般。 问津使驾驶的扁舟,就这样在河流中不知又漂流了多久。 终于,桃花林渐渐稀少,前方开始有炊烟袅袅升起。 静谧的桃林之外,隐隐有车马犬吠之声。m. 很快,扁舟两岸出现了村庄,田舍,来往行人。 李浩然朝着两岸望去,此地男耕女织,老人与孩童嬉戏,仿佛就是一处世俗界寻常的乡间。 唯一的差别是这些居民的服饰比较古早。 很多都是先秦、两汉时候的服饰,比起如今千年后的三国服饰已有了很大的差距。 李浩然倒也没有觉得有多意外。 因为,这一点也与《桃花源记》当中记载的“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以及“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的描述相符合。 根据现代课本里收录的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记载,桃花源中的百姓是当年在秦朝吞并六国时来此隐居的六国遗民,所以衣冠会比较古早。 此地家家户户,都栽种桃树。 此时在桃花源外已是数九寒冬,桃花源内却是桃花盛开芬芳。 仿佛有什么特殊的能力,扭曲了此地的四季。 桃花香气扑鼻,令人心旷神怡。 李浩然正出神,只听得问津使沉声道。 “诸位,我们到了!”情殇孤月的天命文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