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医生不缺钱_460 一塌糊涂的辩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60 一塌糊涂的辩证 (第2/3页)

、凉。五味:辛、甘、酸、苦、咸,外加淡、涩。

    多了两味,是错了吗?

    当然没有,淡味因没有特殊的滋味,所以将它和甘味并列,称为“淡附于甘”,而涩味和酸味的作用相同,所以也没有单独列出。

    没错那要加分吗?

    当然也不会了。

    看似废话的问题,却也能看的明白,没有提问问题的学生,比较的老实踏实,而提问问题的这个学生,有点小圆滑,小心思比较多。

    不过这都不是关键,杜衡紧接着问出了第三个问题。

    “现有一女性病人,自诉2天前因受凉后出现恶风、身微热,无鼻塞流涕,无恶心呕吐,到今日就诊时出现头晕头痛、身体酸重、鼻塞、胸闷、恶心欲吐等症状。

    经查,病人体温37.6℃,舌质淡,苔白微腻,脉浮微数。

    请按标准格式,书写一份完整病历。

    要求,写明诊断、辩证、治法及其用药的方剂名,请开始。”

    随后,杜衡再一次重复了一遍病人的体征,还有检查结果。

    很快,两人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小苏很自觉的上前把两人的答案收了上来。

    杜衡看了一眼,面无表情把两个答案递给李建卫和小苏。

    而李建卫和小苏两人看完,也变得面无表情。

    没有提问的学生答案,

    诊断:感冒。

    辨证:阳虚外感。

    治法:温阳散寒。

    处方:参苏饮加减

    提问的学生答案,

    诊断:感冒。

    辨证:气虚外感风邪。

    治法:益气解表。

    处方:真武汤加减

    两人除了感冒这个诊断是对的,其他全是错的,就连辩证和处方都匹配不到一起。

    杜衡先是拿过没有提问题学生的答案,“这位同学,我问你,参苏饮这个方子的特点是什么?”

    “治疗风寒所导致的感冒,症见恶寒发热、头痛鼻塞、胸闷呕逆。”

    被提问的学生很流利的回答,什么都能对得上,他觉得没错。

    但是他很疑惑,为什么三位面试官都是一脸吃了翔的表情。

    杜衡深吸一口气,抿了一下嘴说道,“参苏饮的功用是益气解表,理气化痰,而你的治法是温阳散寒,牛头不对马嘴。”

    杜衡不想多说话,可停顿一下后补充了一句,“对了,你的辩证是你臆造的吗?你有没有认真听刚才的病症症状?”

    额~~老实学生一脸的愕然,全错?

    而此时另一外小心机学生则是偷偷笑了一下,然后赶紧的收敛笑意,一本正经的坐好。

    他的小动作,杜衡也是看的清楚,伸手拿过他写的东西,整个人就像是便秘了一样,“这位同学,你的辨证是气虚外感风邪,治法是益气解表,你能解释一下,你为什么在诊断出外感风邪后,却不祛风散寒,只做益气解表。

    你的意思是不是只需要打开表闭,风邪就会自己跑出来?”

    小心机学生也麻了,呆呆的看着面前的杜衡。

    杜衡叹口气再次问道,“你知道青龙汤是干什么用的吗?”

    学生刚要说话,杜衡再次问道,“青龙汤分大青龙汤和小青龙汤,请问,你这青龙汤是大还是小?

    还是说你觉得两个方子的功效是一样的?”

    小心机学生直接闭嘴。

    “大青龙汤,能发汗解表,你如果用的是大青龙汤的药方,还真让你瞎猫碰上死耗子,误打误撞给用对了,虽然不是完全对症,但是也能行。

    可你如果是小青龙汤呢?”

    杜衡叹口气,“两位同学,一个感冒而已,全错。”

    学得好,不会用,有什么用?

    “老师,那正确答案是什么?”小心机学生不服气,他想知道他的答案和正确答案差多少。

    杜衡转头看了一眼身边的小苏,“你来?”

    小苏也是叹口气,然后点点说道,“我来吧。”

    随即面相二人说道,“诊断:感冒;辨证:风邪夹湿犯表证;治法:疏风祛湿解表;处方:羌活胜湿汤加减。”

    风邪夹湿犯表证?

    这是感冒吗?

    两个学生面面相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