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29章 阳境 (第1/5页)
秦国,四月初。 黑云压城,遮天蔽日,昏沉至极,给整片天地平添几分压抑气息。 左丞相府。 一名穿着灰色布袍,鬓间发白的老者面无表情地站在亭台下,望着池子里躁动不安的彩色游鱼。 旁边八岁的孩童,朗朗读着圣人书籍,稚子纯然地声音在这样略微沉重的场景里,不免让人觉得耳目一新。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昭昭二字,如何写?”老者缓缓开口。 孩童低着脑袋,摇了摇头:“我不会。” 老者面色淡漠:“那太子岁数与你相当,功课倒领先你不止一筹。” 听到爷爷竟然拿自己跟太子比,孩童忍不住小声嘟囔道:“他是个废物,不需要在武道上费尽心思,功课当然比我快了。” 老者深吸口气,闭上眼睛,不再开口。 孩童以为自己失言了,待在旁边瑟瑟发抖。 这时。 一名紫甲重装士兵急步赶到这里,手中拿着细小竹筒,半跪在老者面前,沉声道:“丞相,从御史大夫府加急传来的隐秘信封。” 重甲士兵小心翼翼地从竹筒中取出一张白色纸条,恭敬地双手奉上。 老者接过白纸,浑浊的眼睛微微睁开。 纸条上一行浅显的墨色字迹:时机已到,可图大事。 老者将白纸握在手心,望着湖面上渐起的涟漪,浑浊的目光微动。 下雨了。 三日后。 秦朝内乱暴起,战火绵延,由左丞相为首的“乱党”以“秦国当兴,皇室无用”的理由招拢党羽颠覆天下。 半月后。 因左丞相蓄谋已久,乱党势如破竹一举攻入秦国都城,将当今天子生擒,原先皇室一脉所有人或是被屠戮殆尽,或是失踪下落不明…… 那一晚,鲜血的腥臭味充斥在皇宫的空气中,尸山血海,亲眼见到场景的人都不得默哀:尸山血海莫过如此。 一个月后。 秦国新王登基,新任主人为昔日左丞相,埋藏数十年的毒蛇,终在今日,达成宿愿。 年号,伏天。 ……………… 伏天历七年,四月。 七年过去,时过境迁,酒馆、茶楼中已再也听不到人窃窃私语“逆贼丞相”之言论了。只要他们能衣食无忧,这世道就算一年换一个主人,又有何妨? 秦国,偏远山村——陈村。 阳光明媚。 今天,这处往日平静的山村中,迎来了一群穿着锦衣,佩刀的陌生人。 “禀伏天皇帝圣言,需将武道一路普遍全国,方能壮大我秦国战力……” 鹰钩鼻的中年官袍男子,朗读完手上金色“圣旨”后,旋即命令着村长陈老头:“将你们村十五岁以下的孩童全部喊来。” 陈老头听命,连忙紧急动员召集了起来。 陈村不大,十五岁及以下的孩童也就不到二十名,当召集得差不多的时候,就见官袍男子小心翼翼地怀里拿出一枚黑色石块,放置于巨石上面。 “此石唤武运石,把手放上便可测人之武运,可观其光,知武运强弱,只要不是白色,都代表可登武者大道。” “排好队,一个个来。” 陈村十几个孩童高低不一地排好队,全都面带好奇地看着那黑色石头。他们从小生活在山村当中,完全听不懂这位陌生大叔说得啥意思。 倒是有些阅历的大人和老者神色有些兴奋。 好像他们知道啥武运,啥武者大道的。 “德叔,他们这是在做什么呢?” 刚从村外回来的陈安看到这幅景象,开口问向旁边的中年大叔。 他拎着个竹筐里面装满了各种药材,大概是气温回暖的原因,穿着布衣的他,白皙清秀的脸上布满了汗渍,刺眼阳光使得其灵动的眸子微微眯了起来。 “咦,小安回来了啊。”中年男子见到陈安微笑道:“皇室那边派人下来,要给我们这种小村子的小娃娃测武运呢。” “武运?”陈安露出疑惑。他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汇。 “诶,小安你好像今年才刚满十四吧,要不上去测测?在俺们村子里,可就属你小子最聪明懂事。” 说完这句话,德叔砸吧了口烟,又将目光放在了陈安的药筐里,感慨:“你家老爷子可全指望着你呢。” 陈安挠头一笑,说了句:“该给爷爷熬药了,我就不去掺和了,德叔再见。”说完,陈安就离开了。 看着陈安离去的背影,德叔叹了口气。 瘦小的身体,大大的药筐,压在少年的肩上,让人心酸。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无论药筐多重,少年的腰杆永远都是挺直的! 回到一处普通的小院子中,陈安刚推开房门,就听到躺在病床上的白发老者剧烈得咳嗽声,仿佛要将肺咳出来一样,连续不停。 陈安见状连忙放下药筐,掉头就快步跑向隔壁的院子里,声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