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零六章 卸磨杀驴 (第2/2页)
IBM的工作经历是他最大的资本,被罗浩挖过来,也是想在东华融合IBM那一套。 见陈立东没啥表情,吴旭只好接着说下去:“老板,我看了咱们的指标设定。发现大家的KPI考核几乎全部是扣分项,犯重大错误扣10分,一般错误扣3分,微小错误扣1分。这种制度是非常落后的。” 陈立东问:“这能有什么问题?” 吴旭说:“这种设定,很容易导致多干多错,经常扣分。反而啥都不干的人更容易得高分。” “唔!确实如此。”陈立东点点头,然后说:“你继续。” 吴旭说:“老板,我研究了咱们的企业文化,那几句东华的价值观满满的正能量,我非常佩服您的宏图远志。” 陈立东哈哈一笑说:“行了,你就不要夸我了。直接说打算吧。” 吴旭犹豫了一下,说:“老板,我还是要跟您确定一下,东华到底追求的是什么?” 陈立东疑惑地问:“我提的四句话不是很清楚吗?我们东华,要给国家以贡献、给家乡以回报、给亲人以福祉、给爱人以温暖。” 吴旭继续问道:“那么,老板您个人是注重企业利益,还是更注重奋斗者精神呢?” 陈立东问:“这有什么区别吗?” 吴旭说:“有的。作为一个集体,有短期利益和长远目标;集体内部还有团队利益和个人利益之分。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就是为企业根本追求服务的。所以我必须知道,作为老板您更在乎哪些东西。” 陈立东思考了一阵才说:“当然是团队利益和长期利益。 既然你问到这里,我就给你交个底。 东华从一个家族式的作坊起步,现在已经是一个大型的跨国集团。 虽然里边有陈氏的影子,但我更希望他是我们大家的企业。 我不止一次说过东华是东华人的东华,所以我更注重团队利益和长期利益。 我希望带领我的员工,在这艘航空母舰上不断成长进步,披荆斩棘勇攀高峰。 我希望把东华打造成一个平台、一个阶梯,让员工不只是获得更多的财富,还能实现事业上的成功。” 吴旭再次露出钦佩的目光说:“好的,我明白了老板。我会根据您的企业价值观重新修订绩效评价体系。” “等一等。”陈立东见吴旭站起身想走,就又叫住了他,然后问:“你就没有发现点别的东西?” 吴旭一愣,脑袋转了转,也没明白这个老板到底想说啥。 还好作为一名老资格的HR,绝对不缺激灵劲。 于是上前低声问:“老板,您的意思是?” “你就没发现东华有论资排辈的倾向?一些老人总是自以为是,不思进取,占着茅坑不拉屎?” 吴旭看着陈立东灼灼的眼神,脑筋急转。 忽然想到了一个成语叫:卸磨杀驴。 陈立东说的现象有吗? 从调研来看,还真的有,正如陈立东说的那样,有些老人占着茅坑不拉屎。 不过不多。 因为东华一直在以奔跑的状态发展,从上到下进步的空间非常大。 许多新人三五年后就能成为某个分公司的负责人,转眼就成为集团内的一位诸侯。 集团元老们的危机感一样大,一个不好就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拍在沙滩上喜人局面。 老人不努力,照样得管新人叫爸爸。 吴旭对东华的这种局面还是很欣赏的。 不过陈立东既然说了这句话,肯定是要对人动刀子了。 HR是干什么的? 大家对HR的普遍印象就是整天和人套近乎,骗取大家的信任,转身就去打小报告,拍老板的马屁。 还有人说,HR就是老板手中的刀,每天笑嘻嘻的对着你,一到裁员的时候就成了另一幅面孔。 其实大伙说的都对。 作为一名合格的HR,必须老板指哪儿,就把刀子往哪儿插! 而且还要讲究技巧,让老板“好人你来做,坏人我来当”。 在东华,罗浩一直兼任着HR。 经过调研吴旭认为,罗浩在人事管理上并没有尽责。 特别是对那些老员工,尽管业绩平平,也没有调整。 这次换自己任人力资源部长,眼前这位老板八成要砍人啦。 吴旭不介意当陈立东手里的刀,哪怕杀七个宰八个都行。 历史经验证明,做酷吏才能树立权威,才能迅速获得权力。 于是吴旭把身子又躬了躬,说道:“老板,这种情况确实有,可他们中多数人不是股东就是高管,不能用绩效指标来评价啊。” 陈立东脸上笑意盎然,挂着一副你懂我的表情。 然后站起身,绕过来,拍了拍吴旭的肩膀说:“那你就弄一个标准出来,或者对每位高管做一个评价报告。东华,要换一茬新人啦。” 吴旭心领神会的说:“明白了老板,我保证完成任务。”滨海观潮的重生之工业狂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