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14章 辩论大会 (第2/2页)
?” 信陵君连忙介绍:“嫣然,我来给你介绍,这位是来自赵国的剑手,赵恒。” 纪才女嫣然一笑:“久闻赵先生剑法卓绝,骑战无双,没想到文采也是如此非凡。嫣然佩服。” 坐在一旁的邹衍,见赵恒替韩非说话,也不生气,反而微笑以对,因为赵恒刚才的话中,并没有彻底反驳他的说法,反而还抬高了几句。 倒是信陵君,看向赵恒的眼神又有不同,他原本以为赵恒顶多是个高明的剑客,没想到还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随后话题又转移到了治理国家的问题上。 韩非作为法家代表,自然是提倡法治。 其他人见韩非吸引了纪嫣然的注意力,自然都站出来反驳。 其中一人朗声颂道:“为政以德,比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顿了顿又念道:“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以格。” 这些这几句乃孔子的名言,意思是治国之道,必须从道德这根本做起,才可教化群众,使国泰民安。与法治者的着眼点完全不同。 身为后世来人的赵恒,自然明白其中道理,只有两者结合,才是正确的路子。 纪嫣然见众人争论不休,又将目光转移到赵恒身上:“赵先生,不知道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赵恒也是丝毫不惧:“法治和德治其实并不矛盾。以德治国,是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对百姓的道德提出的更高标准。同样的,依法治国也是为了守住以德治国的底线。 这两者其实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单独的法治,可能会出现道德沦丧,人心不古。 单独的德治,谁又能保证人人有德?恐怕圣人也做不到。” 这些话放在后世,中学政治课本上都有,但在这个年代,还是比较新颖的。 纪嫣然双目发亮,盯着赵恒,细细品味赵恒话中的意思。 韩非亦露出深思的神色,不自觉地点着头。 邹衍亦沉吟不语,似乎想着些什么问题。 仍旧有人反驳:“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乃为君至道,若上自好刑,人民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赵先生请指教。” 赵恒呵呵一笑:“这只不过是法治不够彻底,若是律法面前,人人平等。大王犯法,与庶民同罪,那谁还敢轻易违法?如此德治法治相结合,岂不更好?绝对的权力,只会使人绝对的腐化。” 这些话,赵恒并不算是模仿了项少龙,只能说大家受过一样的现代教育。 读书人的事儿,能叫抄吗? 顶多是拿来借鉴一下? 当赵恒说出“大王犯法与庶民同罪”时,纪嫣然“啊”一声叫了起来,而韩非双目亦立即闪亮。 其他人则是一脸骇然,不断回味着最后那两句振聋发聩的话语。 在这个君权至上的时代,这样大逆不道的话,当真是石破天惊。 说完之后,所有人都沉默了好一会儿,才有人陆续开口: “赵先生这番话,似乎的确更加可行。” “也更加大逆不道。” “匪夷所思。” 看着这群被时代所局限的人,赵恒颇有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 当然,这要是他自己当了皇帝,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人生在世,谁还能不双标呢? 只是没到时候罢了。青冥剑仙的从人世间开始漫游影视诸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