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换明_第二百五十七章 情报分析,大饥荒的迹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七章 情报分析,大饥荒的迹象 (第2/3页)

过,打开看了一眼,便冷笑着扔到了桌案上。

    以麻痹皇太极的名义行和谈之事,要为修筑锦州、大凌河等城争取时间,这样的鬼话,也只能骗崇祯那个傻瓜。

    朝堂上的大佬应该知道袁崇焕的真实意图,但他们乐见其成,也不会告诉崇祯实情。

    “袁崇焕真要议和的话,东江镇怕是成了他的绊脚石吧?”周庆不太确定地说道:“难道朝廷断粮断饷,罢设登莱巡抚,改变朝廷贡道,都是在压制东江镇?”

    郭大靖点了点头,说道:“没错,袁崇焕和朝堂上的东林党大佬,就是要压制东江镇。”

    “那皇帝呢,为什么如此对待东江镇?”周庆皱紧了眉头,“难道东江镇这两年来的战绩,他看不到吗?”

    “宁要听话无能的臣子,也不要难以节制的功臣。”郭大靖笑了起来,说道:“皇帝只在意他的龙椅,且也不觉得没有东江镇,对泱泱大明有什么损失。”

    周庆看着郭大靖的笑容,那里面有愤懑、不甘、无奈,说是气极反笑倒更确切。

    “宁远大捷,宁锦大捷,本来就有掩败为功之嫌,是朝廷为了安定民心、振作士气的宣传手段。”

    郭大靖坐了下来,伸手示意周庆也坐下,开口分析道:“但崇祯显然是信以为真,在东林党文官的吹捧下,把袁崇焕当成了扶危济难的名将,将平辽灭虏的希望全寄托在他的身上。”

    从历史上看,崇祯确实被文官和袁崇焕忽悠了,对明金的战争形势出现了严重的误判。

    但要说他冤枉,郭大靖显然不认同。

    识人不明、用人失策固然可以辩解,但不考虑大明子民的生死,视前线与建虏作战的军民于草芥,却是最不可原谅的。

    而崇祯在位十七年,不仅视底层的士兵和百姓为蝼蚁,对于文官武将也一样视为犬马,在残忍无情上,更超过太祖朱八八。

    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的大明皇帝,竟然都是如此冷血,杀人如麻,不知道是不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安排。

    败一仗,杀一将;输一场,斩一官。崇祯最后的疯狂,便是逼死自己的皇后和贵妃,砍杀自己的女儿。

    或许,封建帝王都是这么个德性,只是所处情势不同,心中的冷血残忍有没有表现的机会罢了。

    周庆重重地叹了口气,说道:“看来,只能靠咱们独力抵抗建虏了。”

    郭大靖点了点头,无奈地说道:“不仅要对付外敌,还要防范内部的倾轧打击,东江镇到了最危险的时期。”

    话锋一转,郭大靖的脸色又坚定起来,说道:“但也只需再坚持一年多,形势便会大变。”

    接着,他看向周庆,说道:“谍报工作要继续加强,我再拿一万两银子,你和马大哥好好安排。不只是建虏统治区,还有京师、山东,也要广布耳目。”

    “放心吧!”周庆用力点了点头,说道:“何贵忠和李海东已经在北京和天津立稳了脚跟,也按你的命令,派人在京畿地区查探村镇县城,以及地形地势。”

    “至于山东,耳目主要还是在登莱,有你的话,再向其他地方发展便是。”周庆呵呵笑了两声,调侃着说道:“你这挥金如土,阿秀知道吗?”

    郭大靖笑了起来,说道:“钱财乃身外之物,我决定的事情,她们肯定全力支持。对了,若是我不在,你若用钱,就去找藤野英要,我跟她打好招呼了。”

    周庆颌首应承,顺着这话茬又提醒道:“你把弟妹送走就不管了?这边也没事了,你还是快去陪她们吧!”

    郭大靖摆了摆手,说道:“陪着女人家逛来逛去的麻烦,就让她们自由自在好了。咱们也许久不见,把马哥找来,多聊会儿。”

    “成。”周庆起身,笑着向外走去。

    ………………

    林家商栈。

    “秀姐,蓉儿……”林婉儿笑着跑过来,抱抱这个,搂搂那个,开心极了。

    从来到大连,林婉儿只是在去郭府串门时,见过秀姐和蓉儿一次。数月过去,再相见是异常的亲近热情。

    藤野英在旁笑着,时常和林婉儿在一起,倒也不觉得林婉儿冷落了自己。

    “请了你们数次,这才来。”林婉儿两只手一边一个,左瞅右看,有些埋怨地说道:“离得又不远。”

    藤野英见阿秀有些讷讷地不知怎么解释,便笑着说道:“家里的事情那么多,只有秀姐一人操持。这秋收过去,才得了点空闲。我拉着她们来,想添置些东西。”

    蓉儿歪着小脑袋,好奇地问道:“婉儿姐,这是你们家的商栈,有什么好玩儿的好吃的嘛?”

    林婉儿咯咯笑着,拉着左右两个就向后边走,“商货不少,你们自己看,自己挑。看好啥拿啥,别不好意思啊!”

    “不要钱吗?”蓉儿捏了捏自己的小荷包,里面有几块碎银,几张军票。

    “要什么钱,那不是羞辱我嘛?”林婉儿挺着胸脯,豪气地说道:“尽管拿,拿的越多越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