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换明_第三百零五章 袁督师的无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零五章 袁督师的无奈 (第3/3页)

,毛文龙非常担心。

    因为,按照登州的漂没比例,从觉华走的话,很可能会完全漂没,颗粒也运不到东江镇。

    现在,粮食运到,并无一点漂没,这让毛文龙不由得犯起了思索。

    难道,袁崇焕改弦更张,与自己冰释前嫌,要大力扶持东江镇,与辽镇齐心协力,共击建虏?

    “按礼,本帅当赴宁远拜谢。”毛文龙沉吟着,可还犹豫迟疑着未作决定。

    身旁的师爷姓赵,跟了毛文龙多年,一直负责书信往来,颇得毛文龙信任。

    听到毛文龙这般说,赵师爷赶忙躬身道:“主翁不可。袁崇焕与大帅素有嫌隙,如今却这般谦恭,恐怕别有图谋。郭将军行前还再三提醒……”

    毛文龙摆了摆手,打断了师爷的劝谏,笑道:“好,好,本帅哪里也不去。”

    轻轻摇着头,毛文龙颇为不解地说道:“大靖的胆子不小,可对袁崇焕的戒心不如为何这般重。本帅主镇一方,手持尚方宝剑,袁崇焕不奉诏书,岂敢对本帅不利?”

    历史上,毛文龙就是有着这样盲目的自信,才在自家地盘遭了算计。

    而如果从矫诏这件事情来看,袁崇焕要比毛文龙更加的跋扈难制,更加的目无皇帝。

    还有高台堡售粮,崇祯数次下诏阻止,袁崇焕却屡次狡辩不遵,这不是比毛文龙更象军阀?

    师爷稍微松了口气,说道:“不管怎样,只要过了今年,大帅便再无坎坷,诸事顺遂。”

    毛文龙呵呵笑着,这般神棍忽悠人的话,他听起来不可笑,倒是挺感动。

    郭大靖是真的担心他的安危,哪怕他以为绝不会有什么危险。

    至于拖过今年就灾星尽除,毛文龙也知道郭大靖的思虑,并颇为赞同。

    从目前搜集到的建虏的情报来看,大饥荒的发生已经难以避免,对建虏来说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也就是说,建虏绕道入关的可能性也是越来越大。

    一旦建虏入关,京畿必然是前所未有的战乱,凭内地的官兵,对上凶悍的建虏,那就是个渣。

    由此推想,京畿遭受劫掠蹂躏,大明朝数百年未有的大事件,朝堂震动是肯定的,一批人头将落地,为此而负责。

    袁崇焕虽然不负责蓟州地区的防御,但建奴入关,他也别想撇清责任。

    五年平辽呢,刚一年,建虏便被你给平到京师重地了?一个托付不效估计是跑不了的。

    “一个明年就要完蛋的家伙,肯定还会牵连很多人,本帅还是离他远一点的好。”毛文龙把陈继盛的书信放在一旁,终于做出了决定。

    在郭大靖的猜测和讲述中,毛文龙确实相信了大半。从崇祯登基后的种种行为,已经能够看出他的脾气禀性。

    处置阉党的时候,不问情由,不问功错,一概罢黜,甚至是砍头。

    要知道,阉党中有一些是能吏,是好官。在当时那种情势下,不附魏忠贤,也没有机会为国为民做些事情。

    再有就是蓟密永新裁兵,士兵哗变后,崇祯将奉旨任事的巡抚王应豸打入囚车,押进了京城的大狱。

    崇祯就是这样一个皇帝,见到能省银子就完全不顾后果,还没有担当,出了事情就拿臣子泄愤。

    所以,如果建奴绕道入关,毛文龙都要预料东江镇也可能受到皇帝的斥骂责罚。

    牵制呢,为什么建奴能够出动大军抄掠京畿,东江镇在干什么?拿着朝廷的粮饷,牵制作用何在?

    袁崇焕能得好吗,皇帝全力支持,一年几百万两银子地供着,却出了奴骑长驱、震惊宗庙的严重事情,崇祯会饶过他?

    毛文龙打消了去宁远拜谢袁崇焕的念头,但还是手书一封,并送上礼物若干,以示感谢。

    历史已经改变,东江镇并没有因为断绝粮饷、海禁封锁而陷入绝境。毛文龙也有着底气,不用低声下气地求袁督师。

    这批粮食,再加犒劳品,不是雪中送炭,只能算是锦上添花而已。

    …………………

    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样样稀松的逆天换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