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换明_第三百一十章 暗室筹谋,辽东新战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章 暗室筹谋,辽东新战场 (第3/3页)

盟友,总比多个敌人要强。

    大明王朝曾经打造的四方布置,辽东、辽西、朝鲜、蒙古诸部,现在只剩下了两方,建奴的生存压力大减。

    郭大靖倒是没有重拾什么三方、四方布置的想法,甚至于辽西的明军,他也不太指望。

    而东江镇所处的位置,朝鲜还是很有用的。特别是林庆业这个死杆的亲明派,在义州能提供很大的帮助。

    不管是收拢逃亡的剃头辽人,还是暗中给隔江的特战营提供粮草物资,或是通风报信儿,郭大靖都会交好林庆业。

    船只在宽阔的江面上行驶,郭大靖不时举起望远镜,观察着西岸的地形地势。

    当时的鸭绿江最宽处达一千多米,窄处也有一百五六十米,如果不是冬季封冻,堪称朝鲜抵挡建虏的最佳屏障。

    而建奴要进攻朝鲜,在凤城或镇江集结,蹈冰过江走义州是最方便快捷的路线。

    如果东江军攻破镇江,并能长期驻守的话,朝鲜确实能够松上一口气,不太担心建奴攻打进来了。

    “镇江快到了。”刘奇士从船舱中出来,递给郭大靖一瓶酒,说道:“江风大,喝一口暖暖身子。”

    郭大靖伸手挡开,笑着说道:“大哥自管喝,小弟不冷,也不习惯如此取暖。”

    刘奇士也不勉强,举起酒瓶喝了一口,眼睛半眯,嘴中哈气,十分享受的样子。

    郭大靖淡淡一笑,再次举起了望远镜,观察着岸上的情况。

    有建奴骑兵的影子,只是离得远,看得不得很清楚。不管铁骑如何快速凶悍,也只能望着江中的船只叹气。

    就是这里了,望远镜的视野中出现了一座伸入江中的半岛,郭大靖看得愈发认真仔细。

    这里便是历史上俗称马市台或马市岛,官方名称为中江岛的地方。

    在当时,马市岛还不是一个四面环水的完全地理意义上的岛屿,而是一个三面环水,“上尖”与宽北“茂气顶”大山颓势逶迤陆地相接的半岛。

    自元代以来,九连城,或称镇江,就和朝鲜进行通商贸易往来,成为“互市”之所。

    皇太极即汗位,发动攻朝之战,又约定中江岛作为互市的场所之一。

    中江岛三面临水,一面连接陆地,大道直通镇江堡。在郭大靖看来,是最佳的登陆场。

    岛小,建虏骑兵没有驰骋纵横的空间;三面临水,建虏想守岛,就要面对三面的火力夹击。

    占领小岛后,架起迫击炮,再有水师的火炮,便可掩护步兵向前推进,进逼镇江堡。

    郭大靖微微抿起嘴角,作战计划终于在脑海里全部成形,可以开始实施布置了。

    刘奇士也看好了这个小半岛,在来的时候便与郭大靖谈过,此时又伸手指点道:“步兵稳固占领后,骑兵也可在此登陆,对建虏展开突击。”

    郭大靖点头赞同,微笑着说道:“骑兵既然来了,就肯定有仗打。不管是突击建虏,还是伏击凤城来敌。或者,还会有其它的仗。”

    刘奇士又喝了口酒,说道:“飞骑营一直在训练,虽然战马还不够,可合格的骑兵将在数月后达到七八千。”

    东江军的整体兵力没有大的改变,四个步兵协没有大规模扩充,但对飞骑营的倾斜,还在按计划进行。

    补充进飞骑营的全都是从四协抽调的精兵强将,这大大节省了训练的时间。

    郭大靖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骑兵是够了,战马却不好说。不是没钱,而是不好买。”

    如果只是买马,倒还好说。可够格当战马的,却还要挑选。

    尽管达不到那些贪官夸张的二十挑一、十挑一,可也有将近三分之一是只适合民间使用。

    郭奇士呵呵一笑,拍了拍兄弟的肩膀,说道:“知道你尽力了。谁让咱们这僻处海外,离蒙古诸部太远呢!”

    “可惜了,辽镇已经有了两万多骑兵,却全是酒囊饭袋。”刘奇士不掩鄙视,说道:“某率三千飞骑,就足以横扫他们。”

    郭大靖笑着点头,深表认同。样样稀松的逆天换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