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三十二章 勤王行动拉开帷幕 (第3/3页)
条也没了香味,羊肉吃多了,就想吃点轻淡的,可看到翠儿,还有店内那些茫然不知的酒客,他不由得叹了口气。 东江军几年来奋力作战,郭大靖更是殚精竭虑,可依然挡不住建虏绕道入关的屠戮抢掠,谁的责任? 在这京畿地区的老百姓,在此剧变中又会有多少家破人亡,有多少人被象牲口似的驱赶到辽东,成为建虏的奴隶? 本来东江镇的军民应该是直面战乱,经历最苦最痛的。但现在看来,却并不一定是这样。 何贵忠吃完面条,把汤水也喝得干净,才起身出屋。先去店内看了一眼,发现孟浩已经离去,他也径自离开,前去与孟浩接头。 ………………… 京畿地区的沙盘,已经比较详细。当然,没有什么卫星、航测,山川河流的细节还很是欠缺。 不过,这对“勤王”作战的影响已经不大,具体的作战布署也已经制定清楚。 遵化,将是东江军截击建虏的最主要的战场。而作为退路的保障,建虏会留兵防守,这就需要东江军先行攻取。 因为兵力有限,郭大靖也就不做分兵的布置,以主力对主力,在遵化与建虏进行一场决战。 除了遵化,郭大靖还想在石城设伏兵,对建虏前堵后截,并尽量把被劫掠的百姓解救出来。 石城即后世的石门镇,位于遵化城西约六十里处,有两峰对峙,其间一石隙为门,有官道通过,俗称石门口,也是古代的重要隘口。 传说唐朝时李世民征东得胜由此回朝,唐将周青见此地两山对峙,易守难攻,故将原有石门城池加大加高,使得石门城池更加坚固、凶险。 其实,石城的构筑可以前推到汉朝的灵帝时,中郎将孟益镇守此塞期间,开山凿石,始建此城。 从石城所处的地理上看,东靠九凤山,北连烟囱山,南临塔山;西望淋河,西北绕灅水,对于建虏骑兵来说,不是有利的战场。 但对东江军来说,如果能提前赶至此地阻击建虏,使其不能接近京师,倒是更合适、更有利。 反过来的话,郭大靖突然发现自己有些想当然,是在纸上谈兵了。 在石城的两侧山上藏兵,待建虏通过后,伏兵杀出,截掉建虏的尾巴,并将劫掠的百姓解救出来,这乍听象是个很好的策略。 但既要隐蔽得好,不使建虏发现,还要迅猛出击,将建虏截成两段。更要在建虏的两面夹击下,巍然不动。 郭大靖暗自摇了摇头,基本上否决了自己曾经以为很高明的作战计划。 藏兵少了,不足以抵挡建虏的猛攻;留兵多了,又容易被建虏提前发现。要求高、变数大的作战计划,一个小意外就会导致全盘的失败。 “集结主力,在遵化倚城列阵,切断其北退之路。”毛文龙把小红旗插到了遵化城的位置,朗声说道:“建虏冲击不动,就只能绕道蓟州、密云,由古北口出关。” 即便不能堵住建虏的所有退路,郭大靖也不对蓟州、密云的明朝守军抱有希望,但建虏在遵化被击退,不得不绕道出关,就无法携带大量的财物和百姓。 也就是说,郭大靖也没有彻底拦截、一举歼灭建虏的奢望。只要破坏建虏劫掠人口和钱财,就达到了此战的目的。 如毛文龙所分析,建虏在遵化遇挫后,就剩下了向西绕道,经蓟州、密云走古北口出关了。 向东是不可能的,那边是大海和山海关,建虏的脑子进水,才会选择从那里退出关墙。 也就是说,遵化阻击成功的话,等于间接地保护了迁安、永平、滦州,丧失锐气的建虏哪还有心攻城拔寨,尽快出关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 如果骑兵的数量够多,郭大靖觉得可以等建虏绕道出关的时候,他从大安口、喜峰口出关,在关外的草原再截击建虏。 显然,从表面上看,困难很大,也有些冒险。因为粮草物资难以解决,但对于郭大靖来说,空间既是军火库,又是粮库。样样稀松的逆天换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