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15章 卫生所是治病救人的 (第1/2页)
“不知道,反正我从小知道的就是这样的,价目表在墙上挂着,回去就能看到。” 程成趁着夜色,带着何苗和秦援朝往卫生所赶。 夜色微凉,总算是吹散了一些暑气,天空繁星点点,何苗抬眼看了一眼,星星都眨着眼,她也分不清,那一颗是何苗的母亲的。 杨国雪,名字也好听,人也漂亮的一个女人。 据说十九岁那年刚从大学毕业,就跟着老师一起响应国家号召,支援地方医疗建设。 只是她的家人怎么也没想到,此去,便是永别。 二十年前的望山县,小张村,还是一个穷的解不开锅的小村子。 即便是现在,这个村子也不是特别的富裕。 村子靠着山,只有一条断断续续的小溪,养活着山下二三十户人家一百多口人,有老人,有孩子。 他们身上穿的都是破烂,衣不蔽体,孩子们也都没穿衣服,身上脏兮兮的。 杨国雪和她老师程峰,来到小张村的时候,看到便是这样的情景。 他们来的是春天,万物复苏的季节。 可杨国雪看到的却是满目疮痍。 “程老师,转了好几个村子,这个村子最穷,但是我发现这个村子地理位置很不错,交通便利,我觉得不如我们就在这里建卫生所吧。” 程峰看了一眼周围的环境,也觉得可行。 接下来,他们几个找村长,找乡里领导,还从京都寄来钱,和药,医疗器材。 经过半年的时间,小张村卫生所就建成了。 这期间,他们几个人没有用乡亲们一分钱,也没有吃他们一口粮,自己带粮食,带钱。 村里人很感激他们,村长就把村里的小伙子们,帮他们把破旧的房屋给修整的舒舒服服,干干净净的。 然后,又建了一圈围墙。 如此就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前面一排五间房,中间的是诊室,由程峰和当时的女大夫俩人坐诊,看各种疑难杂症。 两边四间都是医务室,打针的一间,病床三间。 后面又是三间瓦房,程峰带着儿子,女大夫和杨国雪一间,另外一间空着。 卫生所杨国雪最年轻,长得也最好看。 打针,抓药,都是她。 好看的女孩子很容易让人放下戒心,很多孩子,和不爱看病的老人如果身子不舒服,也都相信医生过来看诊。 于此同时,杨国雪还承担了普及基础卫生的责任。 一有空她就挨家挨户检查他们的卫生,跟他们普及卫生知识,有条件的就改善,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改善。 后来,大家才知道卫生所看病不要钱,拿药不要钱,这些钱都是医生们自己的工资买的。 渐渐的他们也会拿些鸡蛋,青菜,粮食啥的送给他们。 别看小张村人口少,村子人都懂得感恩,他们实在是太穷了,别说吃药看病了,能吃饱饭,饿不死就已经很不错了。 现在村子里来了几个看病不要钱的医生,让他们有一个强壮的身体,他们对人生也渐渐有了希望。 渐渐的,小张村周围的人也来看病,一来二去,杨国雪他们也开始出诊了。 而杨国雪出事的时候,正是小张村村长的儿媳妇生产那一年。 何苗深深吸了一口气,跟着程成继续往前走,果然从半山腰往下看,整个村子最好的建筑,就是他们那个卫生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