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戏明 第501节 (第2/2页)
浩浩荡荡地抵达天津卫,便开始循着李东阳的《天津八景》开始东游西走。 文哥儿跑得最积极,也最容易和大伙走散,路上但凡闻着点什么香味他人就没了。等唐寅他们回头去找,一准能在某个小吃摊或者小吃铺子面前瞧见他守在那儿等吃的。 唐寅道:“你小子怎么走到哪吃到哪?也不怕一路瞎吃把你吃出毛病来。” 当初在江南时文哥儿就有这毛病,每次遇到吃的都堪称撒手没,可不就让他们逮住弱点让他先答题再下筷子吗? 文哥儿振振有词:“这可不能怪我,要怪就怪他们把好吃的做得太香了。” 是他鼻子犯的罪! 不该嗅到它的美! 唐寅:“…………” 算了,他可不是文徵明那个爱操心的性格,文哥儿这么大个人也不会被拍花子拐了去,随他去吧! 一行人囫囵着观赏李东阳所说的《天津八景》,便依照早前商定好各自行动,喜欢赏景的尽情赏景,喜欢搞调研的尽情搞调研,喜欢吃吃喝喝的尽情吃吃喝喝,力求每个人都能通过这次天津卫之行有所收获! 文哥儿当然是吃吃喝喝去了,同行的还有几个同样爱吃的庶吉士,几个人热热闹闹地把整个天津卫吃了个遍。 天津卫自从迁都北京后这地方便承接着南来北往的运输要责,近百年来甭管是走海运还是走漕运,东西都得往天津过。 这南来北往的客船与货船给天津卫带来了各地的物产,也给天津卫带来了各地的手艺。 这处本来应当属于军事化管理的“新城”,如今已经处处充满烟火气,走在街巷间到处都能听见热热闹闹的叫卖声。 文哥儿就是听到别人喊什么都要过去瞅两眼的类型,听到“江米果馅来,甑儿糕”,他就跑过去买糕吃;听到“花椒盐的蒸饼啊”,他就跑过去买饼吃;听到“卖小猪儿养活”,他更是兴致勃勃地跑过去驻足良久,跟人家卖猪秧的讨论养猪心得。 那卖猪秧的见他年纪不大却行止从容,衣着又着实不像农户出身,哪怕不知他身份也没有怠慢,笑呵呵地与他聊了许多养猪事宜,比如猪猪阉割技巧。 明朝的阉割产业已经十分成熟,有专门的书籍记录如何阉猪、骟马、净猫,凡是想切的咱都能切,技巧纯熟,副作用极小! 据野史记载,太祖朱元璋为表示咱大明文化水平极高,要求过年大家门口必须贴上春联。过年期间他便到街上到处溜达,赏玩众人都写出了什么样的好联,结果走着走着居然发现有家人门口是空着的。 一问,才知道那家人是阉猪的! 这可不好写! 皇帝姓朱,你阉猪,你大不敬啊! 朱元璋知晓原委以后哈哈大笑,让人取来纸笔帮那阉猪的人家写了副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 不管这野史有几分真几分假,读完也足以证明大明的阉猪行业有多发达了。 都能参与进开国皇帝的对联段子了! 文哥儿听得津津有味,准备今晚就把这些有趣的猪仔养殖方法写下来,带回去给朱厚照这只小猪崽子读一读。 为人师长的,理当时刻惦记自己的学生。 同行众人:“…………” 不是,你私底下和猪秧贩子交流得这么起劲就算了,还要写下来带回京师和太子讨论?! 太子迟早治你大不敬之罪! 文哥儿一点都不担心自己把朱厚照这个太子气坏了,继续快快活活地从街头吃到街尾,顺便记录一些有趣的见闻。 一直到傍晚,众人才在落脚处聚头。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在外面填饱了肚子,晚饭自然是不用吃了,晚上都早早安歇。 第二天众人一大早便醒了,吃过早饭后便去码头等着看船。 这批新造的海船头一次近海远航,试航居然颇为顺利,一路上没有遇到什么大的风浪,最终全都平平安安地抵达了天津港! 作者有话说: 文崽:可恶,千钧一发! * 今天不发烧了,又开始怀疑自己没有阳(疑神疑鬼 不过全勤还是保住了!倔强! * 注: 1明朝市舶司的情况:参考《明代市舶司制度的变态及其政治文化意蕴》 朱棣原话:【商税者国家以抑逐末之民岂以为利!今夷人慕义远来乃欲侵其利所 得几何?而亏大体不听。】 老丘原话:【本朝市舶司之名虽沿其旧而无抽分之法帷于浙、阂、广三处置司以 待海外诸番之进贡者。盖用以怀柔远人实无所利其入。】 - 老丘:所有事我都要指指点点 - 2《天津八景》:出自李东阳的《怀麓堂集》 老李:我要给我看到的每一座山每一条河,都写一首诗! - 3卖小猪儿养活等叫卖声:出自《燕市货声》 虽然是清朝北京的叫卖声合集,但是放到天津应该也差不多(bushi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