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2章 我们欠林老师一个奖项 (第2/3页)
名钓誉,也不会给林为民这个奖。 他是戏剧家协会的主|席,这样的姿态代表了他的态度,上行下效,一以贯之。 这种行为看似迂腐,但却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人情世故对奖项的伤害。 林为民对此没什么意见,就如他所说的,成为万先生的弟子这件事本身对他的益处就已经足够多了。 不得这个奖,他不会觉得委屈,更不会怪罪万先生。 没有他在创作道路上的指导,林为民也不会进步的这么快。 再说了,这个奖就算是十次都不颁给他,但行业从业人员和观众们心里是有一杆秤的,对于他林为民反而有一种额外的加成。 就跟后世经常有营销号带节奏说“我们都欠星爷一张电影票”一样。 若干年后,整个行业乃至广大观众们少不得也得说一句。 “我们欠林老师一个奖项”。 这么想想,也挺带劲的。 吃完年夜饭,林为民坐在客厅的沙发上陪着万先生夫妻俩看着电视,还是一年一度的春节大联欢的录播,节目乏善可陈。 林为民不由得想到了后世的春晚,用后世的眼光看,那是真烂啊! 可要是放在四十年前的今天,那就是横扫一切。 话说83年春晚,好像也快诞生了,度过82年这一整年,春晚就来了。 林为民心中竟然生出了几分期待。 春节的几天假期,林为民过的很充实,他在燕京没有亲人,但朋友不少,到处闲逛,连创作都停了下来。 可怜余兆淮在《钟山》编辑部等了两个月,林为民居然连一篇中篇都拿不出来。 给他留的版面一挪再挪,《钟山》是双月刊,眼看马上都要发今年的第二期了。 余兆淮等不住了,终于在正月十五之后,再次拨通了《当代》编辑部的电话。 “林老师过年好,过年好。稿子啊,不着急不着急,我就是给你拜个年。哦,要写成长篇啊?好好好,呵呵呵,好事啊!那好那好,我等你的稿子。” 放下了电话,余兆淮迎上主编的目光,“什么意思?” 余兆淮露出苦笑,摇着头说道:“又说要写成长篇了,还得等着。” “哎呦,这个林为民……”主编的脸上泛起愁容。 当时余兆淮说要跟林为民约稿的时候,他心里还有点忐忑,这一年多林为民的名声越来越大,想想都知道每天有多少刊物想向他约稿。 ….没想到余兆淮发出去了约稿信之后,林为民居然主动打了个电话给《钟山》编辑部,答应了约稿的事。 主编很高兴,不光是因为林为民的约稿,主要是林为民的态度,人家主动来电话,证明还念着《钟山》的好。 一想到这么一位当红的作家,当年的处|女作是在《钟山》发表的,主编就忍不住心生得意。 这怎么也算是《钟山》培养出来的作家吧? 可随着林为民答应好的稿子一次又一次的跳票,主编的耐心也渐渐磨没了,他甚至开始怀疑,林为民到底写没写他所说的这篇作品啊? 该不会是在糊弄他们吧? 这话主编犹豫了半天,最终没有说出口。 余兆淮也看出了他的心思,两人心照不宣,但余兆淮坚信,林为民没有必要在这件事上撒谎。 就是等的让人心焦啊,余兆淮心里暗暗叫苦。 “再等等吧,好饭不怕晚。” 主编说道:“那下期的版面不用留了,等下下期吧,还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