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55章金色粮种!解决大夏困境的神器 (第2/2页)
活都快活不下去了,加入太平道教至少还能有一线生机。 若是继续这么下去,就和慢慢等死没有任何的区别。 然而。 这个金色粮种的出现。 却无疑是给了李烨一个大大的惊喜。 此刻的大夏。 流民遍地,百姓疾苦。 大量的田地,都是被世家商贾所占据。 加之沉重的赋税和徭役。 这样的世道。 让大量的百姓们,都是活不下去了。 没有了活路和粮食之后。 这些百姓们,除了是加入太平道教,高举造反的大旗之外。 唯一的选择。 便是将自己麾下的田地贩卖给世家和商贾,以换取能让他们活下去的粮食。 然而。 这样的办法,却也不过是权益之计罢了。 等到贩卖田地所换取的那点粮食也吃完之后。 走投无路的他们。 便只有卖儿卖女。 甚至把自己也卖给世家商贾,为奴为婢。 这样一来。 导致的结果是。 原本就穷困潦倒的普通百姓们,是愈加的困顿。 大量的土地人口,落在本来就是富硕的世家和商贾手中。 原本在客观意义上,应该平分的土地和资源。 大量的流入原本就富硕的极少数人的手中。 大夏也因此,被这群人所占据。 无论是西凉的董卓,燕地的朱棣,抑或是江南的赵匡胤。 乃至是以五姓七望为首的世家大族,东林党等。 都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 一步一步的壮大! 形成眼下大夏这般尾大不掉的情况。 而这样的情况。 在后世有一个极为响亮的名字,称之为——土地兼并。 算得上极为熟悉历史的李烨知道。 但凡是在每一个封建王朝。 都免不了存在土地兼并的情况。 在王朝开启的初期。 所有土地和资源都会重新的洗牌,各种利益都以一种客观上较为公平的方式分配。 在这个时期,乃是土地兼并最轻的时候。 也往往是一个王朝生命力最为旺盛的时候。 一切都是欣欣向荣的姿态。 人口也随之暴涨。 然而。 一个王朝的土地和资源终归是有限的。 随着时间逐渐的推移,王朝逐渐的发展。 人口逐渐的增多。 有限的土地和资源,自然慢慢的不能供应这无限增长的人口。 土地兼并的情况,也会越来越严重。 这样的情况下,产生大量的流民。 与之对应的,即得利益者也会愈加的强大。 王朝对于国内的掌控力也会进一步的衰减。 等到土地兼并最严重的时候。 流民土地资源,各种各样的问题压抑不主,直接爆发。 而即得利益者的实力,也会膨胀到足以和朝廷抗衡的地步之时。 便是一个王朝终结的开始。 起义,造反,王朝覆灭。 那暴涨的人口也在饥饿,战争中被大量的消耗,让有限的土地和资源得以承载 然后,又开始新一轮的土地和资源的分配。 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这样的一个过程,被称之为王朝周期率。 而这。 也是为什么,不管是此前再强大的王朝,拥有再贤明的君主,最后也免不了衰落的原因。 而眼下的大夏。 毫无疑问。 便是处在了这个王朝周期率的末期: 若再没有切实的手段。 很快。 大夏覆灭。 而大夏所在的土地,也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牌。 处在后世的角度。 李烨明白。 要解决这个几乎是死循环的王朝周期率。 办法只有两个。 要么,是不断的对外扩张。 增加土地和资源,得以供应不断增长的人口。 要么。 就是将大夏国内,原本的土地和资源再一次的洗牌。 让世家,东临党,赵匡胤,董卓这些即得利益者,将吞到嘴里的土地和资源吐出来。 将整个大夏的土地和资源再一次的洗牌。 而这两种办法。 其实都是殊途同归。 增长普通百姓手中的土地和资源,得以承载眼下大夏的人口。 此前。 李烨打算利用张居正所实行的摊丁入亩的政策。 也是为了减轻眼下大夏严重的土地兼并情况。 然而。 李烨明白。 摊丁入亩虽然好。 却只能是减缓。 并不能彻底的根除眼下大夏根深蒂固的土地兼并。 而现在。 这金色粮种的出现。 却是为李烨。 提供了另外一种解决的办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