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崔大人驾到 第172节 (第2/2页)
她一眼便能分辨出来,“留四个人继续守着,其余人随我跟上去!” 那人似乎没有想到会有在附近蹲守,向四周看看了看,便快步往不远处的树林里去。 崔凝带人一路尾随,在林中绕来绕去,约莫走了半个时辰,才看见前面隐约露出屋角。那人飞快闪身进屋,很快屋内昏黄灯光亮起。 众人摸近,发现只是一间小木屋,四周放着几个不知道做什么用的空笼子。 崔凝耳朵微动,轻声问,“你们有没有听见什么声音?” 其他人侧耳听了听,果然听见“咕咕”的声音。 “是鸽子。”一名士兵肯定道。 信鸽! 崔凝几乎是在他话音刚落便吩咐,“屋外蹲守,拦截信鸽,人留活口。” 众人无声领命,悄悄摸了过去。几名弓箭手找了个便于射击的隐蔽处张弓静候,另有两人绕到屋后,为防有后门,崔凝则带着剩下的人守在前面。 崔凝不冲进去,是考虑到万一那人现写密函,他们跑进去抓人的时机不对,岂不是很尴尬,捉贼要捉赃的道理她还是懂的。再说她专门带弓箭手,可不是为了和人面对面肉搏的。 那人若要放鸽子,总要打开窗子或者走出木屋。 不多时,果见木屋窗子打开,那人捧着鸽子向上一抛,与此同时数支箭矢带着破风之声扑了过去。 一息之间,信鸽被两只箭矢穿透,掉落在地。而屋内那人只上半身暴露,弓箭手又顾忌崔凝“留活口”的命令,目标只能避开要害,于是结果便是那人肩头、手臂被扎了好几支箭,看起来像个刺猬。 “上!” 那人一惊,飞快落下窗子,翻身从后窗跳出。 早就守在后面的两人,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将人擒住。 屯军并未糊弄魏潜,派过来的人都是上过战场的兵,心狠手稳,颇有经验,就在按住人的同时便将人下颚卸了。因为行军作战之时,卧底和探子经常会想尽办法自绝,或在齿中藏毒,或是咬舌自尽。 一名士兵手指伸进俘虏口中摸索,并未发现毒药。 崔凝走到木屋前,一人将信鸽呈上,她伸手解下鸽子脚上的小竹筒,从中取出一张纸条。 就着月光,可以看清上面只有寥寥数字:事已败露,速救。 虽然没有什么具体内容,但仅“事已败露”四个字便知晓写信之人的没干什么好事。 “大人。” 这时两名士兵亦压着疑犯过来。 崔凝垂眼瞧过去,见那人一张白生生肉呼呼的脸,看着竟然只有十五六岁的模样。此时少年上满是痛苦,眼泪和血糊了满脸,嘴里发出呜呜之声,看上去好不可怜。 “不对!”弓箭手忽然惊道,“我们五个弓箭手,这里却有六支箭!” 众人闻声,无需崔凝多言,便开始戒备四周。 鸽子身上两支,疑犯身上四支,果然有六支。方才事情发生只在一瞬间,他们都不会有机会射出第二支箭。崔凝俯身查看,发现鸽子身上有一支箭看起来与其他不同。 林子里有窸窣声传来,弓箭手张弓,正要射出,却听树影处传出一个低哑的声音,“阿凝。” “五哥!”崔凝一喜,连忙道,“都住手!是魏大人!” 魏潜握着弓从林中走出。他还是穿着下午分别时的那件袍衫,为了方便行动,下摆撩起塞在腰带中,袖口也缠了起来,显得四肢修长而利落。 众士兵施礼,“魏大人!” 魏潜微微颌首。 崔凝将纸条递过去,“这是截获的信函。” 魏潜看了一眼,便问崔凝,“你在那边查到什么线索?” 他不认为崔凝会无缘无故违背他的意思,冒然跑到吴县来。 第289章 玉山雪中行 “是查到一些关于周云飞的消息,不过没有切实证据。”崔凝有些忐忑,“我担心他知道事情败露,会……” 魏潜抬眼便看见她眼巴巴的望着自己,一副愧疚又担心的模样,他很想抬手摸摸她的头,但又怕破坏她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一点威信,只好作罢,“你来的正好,这边证据收集的差不多了,直接上门抓人。” 崔凝点头,“那这个人……” “他是周小郎身边的小厮,带上吧。”魏潜看了那小厮一眼,“去个人请医者到县衙。” “是!”队正领命,指了个刀兵前去。 因着衙门里还要留人看守卷宗和彭佑,所以崔凝最多只能带十五人,不过每一个都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对付一个县令足够了。 周府书房。 周云飞一袭苍色宽袖端坐于案前静静出神,面前桌上,堆着满满的公文,看着有些散乱。 他已经不再年轻了,面颊瘦削,身形清瘦如竹,须发整洁,看上去仙风道骨,只是目光之中不经意之间泄露的戾气破坏了这股“仙气”。 火光明明灭灭,他面无表情的转眼看过去,任由光线在他面上跳跃,过了许久,才缓缓抬手取下灯罩,拿起剪刀仔细修剪灯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