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草原牧医[六零] 第253节 (第3/3页)
” “是的,其他病症都排除了, 只能是这个。”哈斯看看樊贵民, 两人一起点了头。 站在圈围外的阿依娜“啊”一声低呼,不敢置信地挑高眉头, “林同志猜对了。” 站在林雪君身边的老萨满转头看了眼阿依娜,露出疑惑神情。 “我们在林同志生产队的时候,跟林同志讲了下症状,林同志就说是多头蚴病。不过我出发前两位兽医都说还在找病因, 我还不知道是这个病。”阿依娜兴奋地睁大眼睛, 既然林雪君兽医这么神奇地只听症状就能诊断出病因, 是不是说她的医术胜过别人,哈斯兽医和樊贵民兽医说不好治的病,林同志能轻易治好呢? 老萨满听了也点点头,转首以希冀目光望林雪君。 哈斯和樊贵民听到阿依娜的话,都没有吭声,避过了‘在阿依娜出发前,他们到底知不知道病因’这一点,继续谈这病。 “你看呢?确认是多头蚴病?”樊贵民问。 “之前听症状推测是这样,我再看看。”林雪君深吸口气,顾不上思考其他,脑子里只在想诊断和医治的事。 现在光是打眼望一望,基本上与多头蚴病完全一致,但如果是这病,那麻烦就大了。 多头蚴病是由多头绦虫的幼虫寄生造成,多为狗、狼、狐狸等粪便传播。 初期发烧、脉搏加快、呼吸次数增多,容易让人误诊为肺病,因为呼吸异常很像是肺喘。而这时期的神经症状如前冲退后等,也常常被诊断为焦躁不安,导致误诊,耽误医治。 在一两个月后,寄生在病畜头部的幼虫发育变大,就从急性期进入慢性期了,持续地转圈等症状被保留,逐步加剧。 因为影响大脑,使病畜不能正常吃饭休息,多次发作后或引发其他恶疾而致死。 能治疗的药物吡喹酮和甲苯达唑要到70年代后才有,现在唯一的治疗方法只有开颅,将寄生的多头蚴取出。 开颅手术啊……在这个时代这个环境,在崇尚自然的鄂温克部落里,给他们珍爱的驯鹿做开颅手术…… 林雪君思索间,垂着头的灰棕色大驯鹿被老萨满拽到面前。老萨满一松手,驯鹿便直线前行,撞到围栏后抵着围栏呆站着不动。 再看另一头有白围脖的灰色和棕色大鹿,它们要么呆立着,要么持续向左转圈。 令林雪君惊异的是生病的那只小驯鹿身体毛发是白色的,只有嘴筒子上有灰色毛发。它站在雪中不动时,被映衬得洁白如玉,有种清灵圣洁的美。可当它显现出失明的茫然,不停不停地转起圈儿来,那种美感就完全化成了诡异。 伸手抚摸了下白色小驯鹿的毛发,这些日子的病痛折磨令它毛发不再柔顺,皮毛下的骨骼支出尖锐的棱角,这头精灵般的小动物正渐渐走向死亡。 摘下手套快速给小驯鹿做触诊,左角根内侧斜下方有压痛点,小驯鹿的反应很明显。手指轻轻施力,触压头骨比其他部位软——已经出现骨质软化区了,基本上可以确定就是多头蚴病。 她转头看一眼哈斯和樊贵民,这些症状已经很明确了,应该早就确诊的。虽然多头蚴病在鹿群中发病的采样和记录很少,但同是偶蹄类动物,也是易感动物,应该不难判断的。 将手插回手套暖过之后,她又去为其他三头驯鹿触诊,基本上都出现骨质软化症状了。 戴回手套去做其他检查时,林雪君才忽然明白过来,哈斯和樊贵民都不敢在寒冬森林里给驯鹿做圆锯开颅术,更不愿意做那个给驯鹿宣判死刑的人,他们都在等她。 垂头扶了扶帽子,她转头深深扫过哈斯和樊贵民两位兽医,幅度极小地摇了摇头,转身继续给四头患鹿做检查。 十几分钟后,她回头询问老萨满: “秋天的时候这四头驯鹿都出现过发烧症状吗?” 一直在部落里承担医生职责的老人转头与一直负责照顾驯鹿的四位族内妇女沟通几句,才回头对林雪君答道: “都有。” 林雪君点点头,又询问了驯鹿发烧的大体日期,这才跟老萨满要了一个可以给驯鹿做标记的染了树汁的布巾。 拿着布巾,她在走直线的驯鹿屁股上标记上数字1,左转圈的两大一小屁股上则标记了2. 接着又戴着手套握着铅笔,笨拙地在本子上记录: 【1号患病驯鹿寄生于大脑正前部,头下垂,走直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