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草原牧医[六零] 第284节 (第2/2页)
那就…… “……左手拇指插入羊的口岔,压住舌头。其余四指握住下颚,迫使羊抬头,右手往里一塞,缓缓灌药。 “羊会自动吞咽的,不要太紧张,你的情绪也会影响到羊的情绪……” 脑海中浮现林雪君的动作,三丹手指稳稳操作,在羊仰头张好嘴后,右手往前一倒,药液便咕嘟咕嘟地灌进羊口。 眨眼间,瓶中药液见底。 三丹松开手,望着喝药后一边后退一边甩脑袋的病羊,心里咕噜噜涌上烈酒般醇厚的成就感。 她……喂成了,没有浪费一滴药液,一次就成功了。 她学会了…… 其他学员瞧见三丹的表情,纷纷上前争抢给羊喂药的工作,果然也如三丹一样,体会到了学成之后可以如此顺畅地给羊喂药的成就感。 这宝贵的体验,让年轻人们又兴奋了许久。 人们总是在学习和工作的最初,更容易获得丰沛正向的情绪回馈。 … 一天两顿药,之后就是等待中药起效了。 其他生产队的学员们经过一夜好眠,总算缓解了疲惫了脚上的疼痛。现在他们除了回家外,又惦记上第15生产队里的病羊。如果不是家里的牲畜牵挂着他们,大家恨不能留下来等待救治结果。 第二天上午其他学员们结伴离开,给病羊喂药的工作便落在了第15生产队的学员三丹和徐杰身上。 他们一边喂药,一边检查病羊们的身体状况—— 有没有严重,有没有转好; 体温变化如何,咳嗽频率怎样…… 最初给病羊治病的专注和兴奋过去后,两人开始有些担忧。 他们察觉到全生产队的社员都在关注他们的工作,在人们的注视之下,所有的细小情绪都会变大。 于是生出恐惧,怕失败后被大家瞧不起。 治疗过程便显得尤为漫长,两人渐渐变得沉默,夜里甚至辗转着有些难眠。 深夜,一直没能入睡的三丹听到了父母的悄悄话: “一个生产队就2个名额,三丹拿到了,万一要是没学会,咱们一家子都要被戳脊梁骨吧?” “别瞎想,三丹是这一波孩子里最聪明的,学啥都快,要是她都学不好,其他人肯定也学不成。” “我就怕——” “要是有人说就让他们说去,徐杰的诊断和治疗跟咱家三丹不是一样的吗。回头牛生犊子还要靠三丹和徐杰呢。谁敢乱说?我倒要看看——” “……” 三丹抱着被子,蜷起身体,脑中反反复复回想林雪君在课堂上讲的关于羊的内容,一遍又一遍,直至实在熬不住才终于解脱入梦。 第二天清晨,三丹顶着两个黑眼圈爬起来,喝粥时低着头,左手一直在翻看学习笔记。 外面忽有待踏雪声逼至门前,来人不待进门便大喊道: “生病的大羊开始采食了,三丹同志在家不?” 下一刻,三丹丢开筷子,来不及穿褂子便冲出屋门,朝着来人劈头盖脸地问: “起效了?” “起效了!徐同志已经在羊圈里做检查了,说体温也降下来了——” 不等来人话讲完,三丹便要往羊圈跑。 屋里老父亲忙追出来拉住三丹后脖领,将羊皮大德勒披在她身上才松了手,“去吧,忙完了再回家吃饭。” “嗯。”三丹回头朝父亲点点头,一边穿衣服一边狂奔而去。 … 4天后,羊圈里所有带症状的病羊体温都得到了有效控制。恢复进食的同时,咳嗽渐少。 新出现症状的病羊也因及时喂药而迅速康复。 三丹和徐杰回生产队后,除了3只生病的小羊没救回来,再没增加新的死亡病例。 一周后,第一头母牛发作,三丹和徐杰并肩带着生产队里的社员,成功矫正胎位不正的小牛犊体位,并合理规划拽牛犊子的社员们的拉拽力度和节奏。 小牛犊成功降生,健康且硬实,很快便站起身喝到初乳。 生产队里的社员们看三丹和徐杰的眼神中少了审视,多了信服。 大家对生产队里牲畜们健康的忧虑也减少——有三丹和徐杰在,连传染病都不怕了,哪还需要老担心呢。 “名师出高徒哇!” “不愧是林同志的学徒!” “当初派你们去就对了,学得真好。” “以后咱们生产队的牲畜生病,也不害怕了,哈哈。” 大家每逢见到三丹和徐杰本人,或者他们的家人,总会乐呵呵地夸上两句。 曾经的忧惧,在扎实的知识面前被打散。 三丹没有辜负2个求学的宝贵名额,学到了有用的知识,帮到了生产队! 病羊们逐渐康复,三丹脸上的笑容也愈发自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