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牧医[六零]_草原牧医[六零] 第28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草原牧医[六零] 第289节 (第2/3页)

刚来到草原上时,她人都是发烧昏迷的。

    那她是怎么走到今天的?

    穆俊卿想起母牛难产的那个雪夜,她裹着毯子站在人群中,忽然说她可以试试。

    在其他人质疑声中,她没有犹豫,极力争取到了试一次的机会。

    一个机会的成功,换来多一点的信任,于是又有了更多的机会。

    她珍惜每一次机会,竭尽全力将那些落到她身上、她争取到的事做到能力范围内的最好,这才渐渐积累起自己的口碑,慢慢行至如今的程度。

    现在,林同志是全内蒙的工作标兵,是大队长甚至社长在许多事上的依仗。

    屋舍城市非一日建成,但要想建,得有勇气去争取,有能力去承接。

    在大队需要拖拉机手时,孟天霞敢去试;

    在母牛难产时,林雪君敢去承担母牛和牛犊的生死重责;

    在研究员来指导大家割苜蓿时,林雪君敢于据理力争,要求留草至少5cm;

    在多个生产队牲畜染病时,林雪君挺身而出提起‘寄生虫病’的推论,推动大家按照寄生虫病区治疗……

    一桩桩一件件,哪有什么重要工作是自然而然到你手上的啊?

    哪有什么人能一出场就获得全场支持配合,被信赖被尊重呢。

    都是闯来的,挣来的罢了。

    心里忽然涌上热血,穆俊卿深吸一口气,转身便要去找大队长争取建桥资格。

    林雪君给狐狸包扎好,站起身撑着腰转头,瞧见到穆俊卿背影,开口道:“哎,你来了咋不喊我?”

    穆俊卿这才想起自己是出来干啥的,盯了她几秒后举起右手,问:“你这里有杀菌药吗?手刮了个口子。”

    “要缝合吗?”林雪君迎过来,见伤口有三四厘米那么长,便拽着他一边往屋里走,一边道:“缝两针吗?”

    “不用了,抹点药包扎一下就行。”穆俊卿坐在桌边,在林雪君帮他清洗伤口抹药的时候,忍着疼跟她分享了自己要建座拱桥的想法。

    林雪君听了很是支持。

    给穆俊卿包扎好伤口后,她陪着一起往大队长家赶。

    几分钟后,大队长召集了生产队里的牧民老代表和干事开会。

    穆俊卿坐在长桌边,在纸上画出河流边的情况,开口道:

    “水位到雨季的时候会上涨,我们现在建桥使用的宽度和高度只是预计。

    “万一水位宽度和高度超出预期,那么木桥就会浸泡在水中,不断被冲刷,很快就会腐朽,我们就白做了。

    “而且平桥搭在两岸推堆出的土上,水位起伏的过程中,会常常有漫过桥身的时候。衣同志他们要过桥去后山,很可能还是要踩水。

    “所以我建议建一架更大一点的,宽一些的拱桥。用木头和水泥混做两岸基底,再架木桩搭做拱桥。”

    穆俊卿将自己的图纸摆出来,接着道:

    “虽然费事耗材,但这桥建好了应该能用三五年不成问题。

    “大家去后山采菌菇、捕猎、采野果榛子、种草药、采草药都可以过这个桥。

    “到了冬天,即便后山积雪,这座桥也还能走,不会出现平桥也被雪盖住,找不到桥,没注意到河,不小心踩塌冰面,掉进河水中的情况。

    “有了这个桥之后,我们还可以挖渠引流,让山上的几条小溪汇聚到这条河里,让它稳定地做大河。再挖渠到我们后山种的田地里,做我们的浇灌河。

    “这样一来,我们就不用每年根据后山溪流情况重新给农田挖水渠了。”

    穆俊卿说罢,又接着指了指自己画的驻地示意图,接着道:

    “这条河最终会绕过红松林这边汇入草原上的莫日格勒河,它无论拓宽成多大的河流,都不会危害我们的驻地。而且一旦截流了其他溪水,就再也不会出现小溪把我们上山的坡路冲成烂泥地的情况——”

    穆俊卿一项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