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牧医[六零]_草原牧医[六零] 第33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草原牧医[六零] 第334节 (第2/3页)

五官皱成一团,有的却笑眯眯开心地尝甜。高粱果倒是又清香又甘甜,好吃得很均匀。

    林雪君专门装出一小碗,站在院子里朝隔壁大喊阿木古楞的名字。

    空置了许久的木屋门终于有人开,阿木古楞从里面出来,照旧走直线到院子外,再一撑栅栏跳进院子。

    一小碗水果递到他手里,将他拉到长桌边,一边喝奶茶,一边吃果子。

    她刚才已经瞧见满炕的礼物了,欢喜得不知道该说啥。

    他走过大江南北,她虽然没同去,却从他邮来的画作和信件里也赏到了风景,如今连全国各地的特产都收了个全。

    那么多东西,那么重,从出发的第一站开始攒,一直背着,东西一样一样的增加,行李越来越重,却还是买了这么多,都是带给她的。

    这大概就是被放在惦念的第一位上,全心全意牵挂的感觉吧。

    有人出差半年,跋山涉水地奔波,还惦记着她。一个香皂、一把头绳也要买了揣在包裹里,不管什么时候回家都要带给她,实在是件幸福的事。

    心里甜,难免都展现在脸上。

    其他研究员们都发现林同志今天格外地容光焕发,笑容比往日都更甜几个度。

    那双弯弯的笑眼里好像马上就要流淌出蜂蜜了。

    林雪君站在他身边,一边跟研究员们聊天,一边低头看两眼专心吃果子喝奶茶的阿木古楞。

    手表被他戴在手腕上,每次伸手去拿果子,表链表盘都会随着光影闪烁,衬得他手腕骨骼更劲长。尺骨茎突正巧卡住表链,分隔了宽扁好看的小臂和修长的手掌。有时表链会夹住汗毛,他会伸出右手食指和中指,轻轻拨一下手表。

    林雪君想象被夹汗毛的那一下细小的刺痛,抿唇意味不明地挑了挑唇角。

    她已经帮阿木古楞和研究员们互相做过介绍了,研究员们便也时不时问两句阿木古楞在外遇到的奇事,打听打听不同省市的风土人情和自然环境。

    广东一年都热,云南四季如春。南方回南天潮湿得火都打不着,西部沙漠一望无际的黄,干燥得寸草不生……

    他都见过了,如数家珍。

    研究员们听着听着越来越羡慕,可了解了他路上吃过的苦,又忍不住生怯。

    晚上林雪君从地窖里拿出来的羊才能化好,到时候再搞大餐欢迎阿木古楞回家。

    中午只能多加个肉菜先凑合了,阿木古楞却忍不住感叹,这怎么能叫凑合呢?!即便是对于走过全国各省的他来说,第七生产队的伙食也绝对排得上前列了。

    真是不走出去不知道呼伦贝尔草原物资的丰富,这边工业产品稀缺归稀缺,只要不闹灾,牛羊还是有的,到了夏秋季节,山上的蔬果野味更是营养丰富又美味。

    哪里都没有家好。

    阿木古楞吃得筷子不停,时不时露出幸福享受的表情,把大队长和队里的长辈们哄得直笑,不住口地问:

    “咱们生产队真有这么好吗?”

    “这么好吃吗?在外面吃不着这么美味的东西吧?”

    “还是王建国同志和咱们司务长同志烹饪技术全国领先啊?”

    阿木古楞全都认同,真的走出去过就知道,富的地方多,穷的地方更多。

    他们生产队的日子真的过得已经很好了,而且越来越好,很值得为此感到幸福。

    午饭后,阿木古楞心满意足地跟着林雪君一行人离开大食堂,路过院外盛开簇簇格桑花的知青小院,与林雪君说了会儿话,才依依不舍地折返小木屋去补觉。

    几位女性研究员看着阿木古楞的背影,忍不住小声交谈:

    “长得真高,真英俊。”

    “还很能干呢,听说是可以画邮票的天才。”

    “真能耐。”

    “这片草原是不是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