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草原牧医[六零] 第335节 (第3/3页)
民青贮的成功率都将大大提升。 “因为吃到霉变牧草而生病的牛羊也会减少,全国牧业水平都将大大拔高。” 说着,她将手向上一抬,一直抬高到头顶上方——拔高得非常高,比头还高的那么高! 后世国际上一般采用外源性的添加乳酸菌,实际上‘乳酸菌’只是一个统称,在这个名字下有千千万万甚至上亿种不同的菌,物种极具多样性,这些不同名字的菌至少分属18个属,200多个种不止。 “要想办法像培育绿僵菌一样培育乳酸菌,要掌握大量繁殖、储存等技术。”杜川生站在墙边,依靠着一张桌子,抱膀望着林雪君在黑板上写的粉笔字,陷入沉思。 “是的。1930年俄国人梅契尼科夫发现乳酸菌,并进行分离、培养,生产出特殊菌种,放入乳酸饮料中,作为帮助人类延年益寿的饮品推广。 “如果我们能在乳酸菌的研究中获得哪怕一丁点的推进,收获都将是不可限量的。” 发现绿僵菌的梅契尼科夫也正是‘乳酸菌之父’,俄国人所处的地理位置恰巧跟蒙东草原差不多,都是寒冷牧区,大家生活境遇相似,需求类同,唯一的差别是蒙东这片草原上缺少有学识、善于研究的科研人员。 现在他们有了草原研究所,那么在蒙东草原上,理应能研究出与梅契尼科夫类似的、甚至更先进的东西。 乳酸菌在食品行业、畜牧业等多种行业都有非同寻常的意义,直到后世,这项研究都还在如火如荼地继续着。 它不仅是长寿的秘诀,还是各种食品防腐的关键技术点,不仅能帮助制作青贮饲料,还能提高雏鸡成活率、防止猪仔腹泻、通过改善水质代替抗生素在渔业中的地位——乳酸菌简直是宝藏中的宝藏。 以青贮这件事提出,林雪君的野心却不止于此。 杜川生被林雪君目光灼灼地盯视,笑着点头道:“行,那就这么定了吧。我这就去申请研究立项,打电话给迟予教授,让她带队从首都搬到这里来做绿僵菌的后续研究,同时把乳酸菌的研究也提上日程。” “太好了!谢谢杜教授,您真是草原上的大贵人!”林雪君双手啪一下合十,她这会儿还站在牧民和国家的立场上,在感谢研究工作的先驱呢。 完全忘记了自己也是草原研究所的一员。 “哪用你谢我,大家一起做工作,这是你的活,也是我的活。”杜教授哈哈笑笑,转身便往自己的小办公室里走,一边走一边对林雪君道: “你撰写一个关于青贮和乳酸菌研究的正相关叙述论文,我向上提交立项书的时候放进去。” “知道了,杜教授,我这就去写。”林雪君说着便转身朝大办公室里自己的办公桌走去。 其他研究员们还坐在大会议室里,互相大眼瞪小眼了一会儿,袁红军才有些恍惚地嘀咕: “我们跟着杜教授做他的项目都还焦头烂额,常常搞不清方向呢。 “林同志已经开始立自己的新项目了……” 这……研究员和研究员之间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第310章 林老师才毕业?【2合1】 她的剪影渐渐融入他的剪影。幸福与幸福集合,成了在黑暗中摇晃着漫步的一团。 杜教授做事效率很高, 新的立项很快便在他的推动下完成。 11月底,原本在首都实验室里忙碌的迟予教师便带着自己的团队和试验品,以及国家的批款和资助物品搬至呼色赫公社的草原研究所, 开始在烧着炉灶的实验室里靠不停烧水煮雪加湿来做菌类研究。 一直适配每个研究小组的林雪君立即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迟予教授的研究小组里, 在她的辅助中,迟予教授的乳酸菌研究小组没有经过任何弯路直接分成‘植物性乳酸菌’和‘动物性乳酸菌’两个下级小组。 在做植物性乳酸菌实验时,林雪君地窖里存放的大量苹果成为第一批试验品——紧急采购到大量密封瓶和罐子后,林雪君直接带队将几十个苹果削皮装瓶、灌少量洗米水放置。 削出的苹果一部分被大家分食,一部分带回第七生产队分给社员们吃, 还有小部分是知青小院大动物们的。 衣秀玉一边啃苹果, 一边站在院子里看林雪君给大动物们喂苹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