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5节 (第3/4页)
永远稳坐钓鱼台,洛氏永远都能崛起。 不仅仅是超世的大才,还有洛氏嫡系子弟千年以来水平都在合格线上。 比如说洛亦,虽然他远远不如洛陵,甚至不如他的妹妹洛采,但是以他的能力,做个郡守都没有问题,能管理的井井有条。 只不过和洛陵这种能站在历史长河之中和所有人掰掰手腕的大才相比,差的远而已。 依靠洛氏子弟的天赋,即便是完全公平的教育下,洛氏都根本没有敌手,更不要说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毕竟这世上姬昭他一人独法,其他人都遵循智商均值回归的规律。 或许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洛氏消失,大家都一样,也就没人在意了。 至于想玩盘外招,那就太可笑了,这种暗地里使劲,是用自己不擅长的,和洛氏最擅长的争斗,死亡是唯一的结局。 ———— 大泽乡起义是古代人民反抗暴政的第一枪,更是发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种振聋发聩的呐喊,虽然为统治者所不喜,但这种精神始终流淌在一代代人的血液之中,在世界所有主要国家之中,只有我国古代最终完成了彻底的平民政治,就是这种精神的传承。 国族第一次发布的退位诏书中,便以陈胜此言为由,认为洛氏不应当以血缘而据有尊位,虽然现在还据有尊位,但我依旧可以说,王侯将相,不是天生的尊贵,对平等的追求永不停歇。——《纪念“大泽乡起义”2000周年上的讲话》 第209章 一夫振臂,天下景从 洛亦和洛采带着家臣想要去见见那位敢为天下先的陈涉,然后就得知,陈涉在众人拥护之下称王,他不敢称洛王,就以氏为王,称陈王,然后和吴广率领着大军向西讨伐暴秦去了。 “陈王说天下黔首在暴秦的统治之下,一天也不能忍受了,他们还祭拜了素王,所有人都喜极而泣,老夫实在是太年老了,否则定然要跟随陈王,诛灭暴秦。” 老者话中对陈涉很是推崇,在秦朝的暴政之下,黔首忍受的已经太多了,那些宛如虎狼的官吏,动辄破家灭族的判罚,所有人都心力憔悴,现在有一个人振聋发聩的说,伐无道,诛暴秦,难道会有人不追随他吗? 洛亦和洛采还没有暴露身份的打算,于是默默离开。 等到四下无人,洛亦感慨道:“陈王,陈王,我仿佛听到了万千民众都在呼唤他,真是动听啊。 这就是家族喜欢新贵的理由,那种万物竞发,勃勃生机的感觉,那种万人齐心,无一处不努力,无一处不拼命,于万死之中求得一点生机的春雷之感,是旧贵族身上见不到的。” 洛采眼中异彩连连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道理,先祖总是奋勇当先,披荆斩棘,于千难万险之中闯出路来,到了子孙之时,就颓然不堪,乃至于辱没先祖英名,甚至累及先祖当初功业,旷世之功也成了蝇营狗苟。” 作为历史的记录者和见证者,洛氏几乎完整的了解邦周数百个诸侯国的历史,从他们诞生到兴盛到最后的消亡,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经历,前几代君主励精图治就兴盛,末代君主昏聩无能就衰败。 洛亦朗声笑道:“该回去了,陈涉首倡大义,除洛国外,山东六国豪杰定然群起,洛氏等这一天太久了。” 于是一行人回返,一路之上到处都是响应陈涉号召的义军,很多打的都是洛氏的旗号,真正的六国顶级贵族后裔反而不多,因为被始皇帝来回折腾基本上都死了,更多的是六国豪强,他们打着复国的名义,寻找到原先六国公室的后裔,然后聚集在陈涉的旗下,共同讨伐秦王朝。 陈涉所到之处几乎是望风而降,那些坚固的城池没有反抗就被打开,郡守想要反抗就会被杀死,县令胆敢多说一句就会直接被灭族,无穷的愤怒被宣泄在这些秦王朝的官吏身上。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恐怕只有这一句才能形容现在的陈涉了。 即便是洛亦和洛采都为之震撼,这副场景恐怕只有洛国曾经出现过,但是洛国可是千年王道啊。 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