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1节 (第3/4页)
暴秦不得人心,韩国人心还在我们这里,很快就能够重新拉起一支军队,韩国还能复国,您绝对不能屈服!” 张良家五世相韩,毁灭暴秦为韩国复国几乎就是他的执念,现在韩王竟然想要投降,他的眼中甚至显现出了煞气,看的韩王都是一怔,连声道:“子房不要动怒,寡人只不过是一时失言,我们这就前往和洛氏会盟。” 张良眼中的煞气这才消散,一行人连忙向着项氏和洛氏向天下发布的会盟之地前去,正是昔年洛国都城的旧址昭城。 章邯打败了魏王和韩王的军队,收拢了败军之后,又渡河向着赵地进攻,这时蒙恬则率领着大军向着郑地进攻,攻破了虎牢关,整个郑陈之地都在他的兵锋之下,虽然天下之间义军的烽火还是吐火如荼,天下的矛盾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军事胜利就能熄灭的,但短暂来看,竟然真的有了些许平底叛乱的意思。 就在这时,项羽从江淮北上,他得知了秦军兵锋锐利,甚至可能威胁到诸侯会盟之地,于是果断率领着江东子弟前往迎击,江东子弟一直以来就是楚国最精锐的军队之一。 ———— 帝扶苏元年,章邯亡魏、破韩,大破义军,又纵兵攻赵,蒙恬攻郑,下虎牢,迫陈地,天下危急。 项羽乃以八千人渡江而东,羽忖兵寡,曰:“江东子弟皆父老所托,不可死,今宜绝秦兵粮道,困其气力,然后胜之。” 果如其言,持十数日,三战而破,蒙恬乃军虎牢,据关自守,羽自将兵而东,与诸侯盟。——《史记·项羽本纪》 第219章 山东英豪会盟 昭城旧址,洛陵还在赶来这里的路上,洛亦和项梁在这里主持大局。 会盟的地址选择在这里,自然是因为要在这里祭拜素王,作为聚集义军的旗帜,不做这件事,那就是名不正言不顺。 天下的义军首领都聚集在这里,军队则分散在四周的城池之中,毕竟这里现在是一片废墟,不可能提供这么多军队的吃食。 大营之中,洛亦和项梁对向而坐,项梁振奋道:“公子,这些时日前往会盟的诸侯已有十数,汇聚大军数十万,这样的军容,恐怕已经足以和暴秦一较高下了。” 洛亦沉思道:“大兄前往劝说赵佗自立,若是功成,那暴秦将损一臂膀,那我军就足以和暴秦大战,还是要等大兄回来,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诸侯良莠不齐,恐怕不是章邯和蒙恬的对手。” 这时帐外传来声音,然后一个士卒匆匆走进道:“公子,楚公,韩国王室后裔成携相张良求见。” 项梁本就与张良有旧,闻言连忙道:“快请进来。” 然后脸上带着惊喜的对洛亦说道:“公子亦,这韩成虽不知是何人,但这张良可不是一般人,昔年行刺始皇帝,导致天下大索十日,这是真正的大丈夫,而且他腹中有良谋,除了您的大兄陵之外,天下之间恐怕没有能超过他的。” 洛亦没想到项梁对这位张良的评价这么高,要知道他的大兄陵在洛亦这里简直就是神人一样,顿时就来了兴趣。 韩成和张良两人一齐走进大营,当先就见到了洛亦,一见那道圣痕就知道是嫡系的公子。 项梁上前执张良手道:“子房,多年不见,你可还好。” 张良朗声笑道:“良安好,多谢楚公挂念,现在良为韩国奔波,身体虽然疲惫,但午夜梦回之际,想到先祖声名,顿觉抖擞。” 类似于张良这样的世家子,行事不免被家族声名所累,甚至驱使着他的行为。 韩成闻言感慨道:“张氏五世相韩,子房有通天之能却襄助于成,为成奔波,何德何能啊,不过是祖上积德罢了。” 洛亦和项梁一听,顿时就对张良好感陡增,尤其是项梁,他一直就知道张良孜孜不倦想要为韩国复国,这和昔年的他一模一样。 即便现在,项梁依旧是想要复兴楚国,只不过是项楚,不是熊楚而已。 于是伸手拍着张良的臂膀,赞叹道:“子房真是忠贞,不辱祖先名风,是大丈夫好男儿。” 张良笑道:“张氏不过五世相韩而已,如何比得上项氏八百年代代楚国上卿呢?和洛氏千年辅政邦周一比,就更是不值一提了。” 张良这话就非常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