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7节 (第3/3页)
入楚地,而且依旧势如破竹,根本没有半点阻碍,想着赶紧在刘邦的面前露个脸,免得之后被当成项羽的同党打击。 刘邦来者不拒。 这让洛亦感到很是忧虑,于是去问韩信:“子穆,这些时日大王所收拢的兵马越来越多,我实在是感到忧虑,这么多政令不一的兵马,恐怕是要出事,你用兵如神,怎么看?” 韩信微微思考了一下然后说道:“大王收拢的兵马表面看起来多,但大王很明显知道自己是统率不了这么多兵马的,所以依旧让各部诸侯统领,他则向各位诸侯下令。 若仅仅只有汉军就还好,以大王的能力指挥十万大军还是足够的,剩下的十万由信率领,纵然是面对项王也能安然撤退。 现在唯一忧虑的就是,万一诸侯军没能扛住项王的进攻,直接崩溃带崩了汉军怎么办?” 以韩信的能力,能够让军队承受更多的伤亡而不崩溃,但是一旦崩溃起来,依旧是无法阻挡的,即便是韩信也只能等事后再收拢军队。 洛亦深深皱眉,这些话即便是告诉刘邦也是徒劳。 因为刘邦对诸侯的约束力就是如此的松,现在能配合刘邦,听从命令已经是极限了,短时间之内这种情况是不会有改变的。 至于不要诸侯军就更是开玩笑了,没了诸侯军,汉军拿头去和项羽这位统率着天下最精锐军队的兵主去打? 韩信这么骄傲的人都没这个自信。 洛亦微微皱眉道:“现在规劝大王是不会有效果的,好在眼前就是项郢城,打下项郢之后还有机会,到那时大王定然会听。” ———— 淮阴既定关中,高祖将兵二十万攻楚,英侯曰:“项王力强,合纵诸侯,可破之。” 高祖曰:“善。” 乃遣使说诸侯,诸侯怨籍,皆畔籍归高祖。 三月,破项郢,高祖叹曰:“寡人破项郢,若大河飞流直下,楚人一泻千里矣。 何也?” 英侯曰:“项羽失人心,天下畔之,大王得人心,诸侯附之,故有今日。”——《史记·高祖本纪》 第254章 我刘邦要争一争天下共主的位置 项羽从齐地昼夜兼程向着楚地赶来,刚刚越过齐楚边境不过两百里,就见到自己的族人正骑马狂奔而来,身上的盔甲有破裂的痕迹,还带着大片的血污,怀中的襁褓中则抱着一个婴儿。 见到了项羽,那人当即止住马,直接跪在地上,失声痛哭道:“大王,项郢城被刘季率领着诸侯联军攻破,诸侯王们正在城中大肆劫掠。 族人们拼死将小王子救了出来。” 联军在项郢城中大肆劫掠,这倒不是他瞎说,刘邦对诸侯的控制力是很弱的,他们是真正的盟友,没有君臣之间的名分。 当年项羽将秦国从六国掠夺来的财宝都搬回了楚国,然后一把火烧了咸阳宫,近半的咸阳宫室变成了焦土,至于阿房宫才刚刚打了地基,想烧也没得烧。 现在这些财宝又落入了诸侯的手中,自然是要抢夺一番,不过好歹整体局势还算是控制的住,只是抢东西,没有屠城。 这些贵族都是亲眼见过洛陵呼风唤雨的,所有人都知道洛陵就在昭城之中盯着他们看呐,谁敢屠城恐怕是想要挨两发风雨雷电了。 项羽伸手接过自己唯一的子嗣,望着满脸泪痕的婴儿,差点就落下泪来,虞姬更是直接哭出声来,连忙从项羽手中接过。 项羽这才怒声问道:“刘季呢?他一向贪财好色,做了什么?有没有杀项氏的族人?” 项羽对刘邦的感情是很复杂的,当初在昭城会盟时,刘邦是他唯一有好感的诸侯。 因为那个时候只有刘邦敢于向西攻秦,他认为刘邦是个好汉,还和刘邦约为兄弟,相约围歼蒙恬。 后来刘邦没有和他围歼蒙恬,而是转头去破关中,他有些感觉受到了欺骗,但是后来又传出消息,蒙恬数万大军被刘邦军歼灭,项羽对刘邦的感官就越来越复杂起来。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