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68节 (第1/3页)
文公是借由摄政会议,宣公则是借助姬姓诸侯之力,和素王相比较起来,权力大小差不多,但合法性差得远了。 洛新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即便拿不到摄政的名义,但不可动摇的单独辅佐皇帝的权力一定要有。 兄妹二人在府前分别,洛采和韩信望着洛新渐渐离去的身影,韩信赞叹道:“兄长真是人杰啊,这大概就是洛氏长盛不衰却受世人崇敬的缘由了。” 洛采神采飞扬道:“这就是家族要的公平,洛氏子生来就拥有权力,自然就不能逃避这尘世的束缚。 正是有兄长这样宛如参天大树一样的人庇护,人世间才有了昭城和洛村这样的超然之地,能够让妾身这样的人,远离这些繁杂纷扰。” 洛新坐在马车之中,闭目开始思索这些时日造访的诸多功臣,又回想起吕雉这些时日面见各家女眷对她们的评价,再回想起刘盈的性格。 “性格过于刚强的不能要,丑的不要,皇帝定然发自内心的抵触,吕氏的排除掉,再出一任皇后就真的不容易退场了,酂侯、留侯权势太大了,过于独的不能要,不能为皇帝带来助力。” 洛新一个个排除着候选项,大汉这一百多个彻侯他翻来覆去的看,看来看去还是觉得外甥女韩嫣最好。 随着马车越来越临近宫门,洛新最终还是在心中划定了几家,走进了皇宫之中。 ———— 贯穿整个古代王朝政治的矛盾有两条,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以及中央内部的矛盾。 在周王朝,中央内部的矛盾表现为周天子与幾内诸侯的矛盾,洛文公执政时极大的缓解了这方面的问题,在汉王朝则表现为皇室与开国功臣集团之间的关系,双方在合作的基础之上,都在互相试探对方的底线。 东阿侯洛新史载他是仁善之人,擅长治国富民,不善于权术,但从他在吕后摄政期间的表现来看,他的权术水平是过关的,他与吕后两人配合默契,在压制功臣集团过多侵吞皇室权力的基础上,团结了功臣集团,避免了因为不必要的内耗,而影响休养生息的国策。 吕雉与洛新这一对君臣的执政能力,在整个汉王朝的历史上,是名列前茅的。——《汉王朝兴衰史》 第293章 不要做不团结的事,不要说不团结的话 未央宫。 “萧何的孙女?” 洛新本来觉得不应该选择酂侯和留侯的,但是就在进宫之时,他猛然之间意识到,这两个人年纪都很大了。 萧何估计挺不过这个冬天,张良估计也就是一两年的事情,只要吕雉死在这两个人后面,所谓酂侯府和留侯府根本就不可能成气候。 吕雉有些迷茫的望向洛新,选皇后的第一要求就是不能太强,酂侯可是万户彻侯,他要是做了国丈,那影响力就太大了。 洛新轻笑道:“萧氏的二代三代都不成器,萧何一死,酂侯府就只剩下朋亲故旧的影响力,自己的实力则一落千丈,完全符合标准条件。” 吕雉这才恍然大悟,“留侯府也是同样的道理吧?” 洛新点点头,“不过留侯府不如酂侯府靠前,萧何明确快死了,张良还不太确定,不过也就这一两年,他是从始皇帝时代走过来的,年纪很大了。” 吕雉又看了看另外两家,都是中上等的彻侯,都是那种个人能力不算强,但关系网错综复杂,能撬动力量的家族,主打的就是一个既能让功臣团结在皇帝身边,还不能形成第二个中心,可以说是煞费苦心。 对这几家吕雉还是很认可的,开始回想之前召各家进宫之后几家的女眷,然后渐渐将目光放到了留侯府上,轻声道:“留侯有个嫡出的孙女,闺名一个嫣字,二八年华,性子温婉如水,妾身很是喜欢,可以作为皇帝的良配。” 张嫣? 洛新倒是没想到张良还有个和自己外甥女同名的孙女,既然能得到吕雉的认可,想必是比较优秀的,于是沉吟道:“长相如何,皇后若是太过普通,不足以威仪天下。” 吕雉笑道:“颇类留侯,堪称钟灵毓秀。” 洛新当即道:“那便张嫣吧,她还有没有庶出的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