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82节 (第1/3页)
而且在洛辰拿出庙号之后,很多人都去了解,商王朝的庙号只有四种,“太”、“高”、“世”、“中”,再加上祖和宗两种区别,所以一共就只有八个庙号。 但是太祖和高祖是不同时出现的,或者可以说,一个王朝正常来说就不该出现两个祖,所以能用的就只有五个庙号。 庙号的珍贵可想而知。 高皇帝庙号创建大汉,上太祖的庙号自然是应该的,但是大行皇帝虽然有功德,但想要匹配这几个庙号还是太过勉强了。 洛新一见群臣表情就知道他们在想什么,立即给洛辰使了个眼色。 洛辰心领神会,起身走到殿中,群臣目光便落在他的身上,看看他要怎么说。 洛辰行礼道:“大丞相。 臣制庙号,是为了礼赞圣王皇者,殷商虽有太高世中,但昔年邦周有数十位君王,可以称道的有十数位,庙号是不足的。 其中有数位,比及武王、康王自然是远远不及,但却远远胜过其他的君王。 泰山再高,登阶而上。 功劳再大,依次分明。 若是这些君王和那些平庸之君混为一谈,这难道是正确的吗?” 洛新闻言拍手赞叹道:“善。” 见到这一幕,殿中的大汉官员们只想狠狠吐槽。 你们兄弟两个在这里给我们演戏唱双簧呢? 拜托不要这么明显啊,起码也找个我们不认识的小官,或者是某个投靠了洛氏的彻侯也好啊。 洛新当然知道他们心里怎么想,但他不在意,政治就是这样,只要有个遮掩就可以了。 要是有人敢上来质问,洛新会直接不屑的和他说,“怎么?你不服气?” 然后立刻痛批一顿,让他拿出唱双簧的证据,否则这大汉朝他是不要混了,直接到岭南国去给赵佗当臣子去吧。 洛辰便继续说道:“庙号只为褒扬,便挑选最美好的字眼来填充,传说上古圣王有十德,以仁、以信、以义、以孝、以哲、以英、以睿、以德,如此等等,皆可为庙号。” 洛新闻言好奇的问道:“但是谥号之中同样有这些字眼,又怎么用来区分呢?”洛辰笑道:“大丞相,谥号与庙号是完全不同的体系,谥法解对每一个字眼都都有极多的解释。 很多庶民百姓都不知道代表什么含义,但是庙号不同,仁就是仁,难道有人不知道仁是何意吗? 孝就是孝,难道有人会不知道孝为何意吗? 传说之中圣人造字,那些美好的字眼,都有古圣王的赐福。 以字本身的美好含义,来赞扬君王的功德,这就是臣改造庙号的初衷。” 妙啊! 洛辰的这一番话让所有人都忍不住赞叹起来,用这些代表美好品德的字眼来赞扬君王,而不是按照谥法解,这完全开拓了一条新路。 日后的君王除了要在乎谥号,还要在乎庙号,除非有自信去争太祖之外的四个庙号,否则就要注意自身的品德。 若是出现悖逆之举,却上仁孝的庙号,那就太过可笑了。 洛新更是直接大笑道:“真不愧是我洛氏大才啊,开前人未有之路,纵然是历代先祖也为你骄傲。 既然如此,你认为孝惠皇帝可以得到什么庙号?” 洛辰掷地有声道:“仁德都可以。” 洛新笑着点点头道:“你说的不错,诸位臣工,你们的看法呢?” 仁德? 这两个字眼里面,自然是“仁”更好听一些,在诸子百家之中,不仅仅是儒家在谈论仁,实际上所有的学说都探讨过“仁”和“天”这个话题。 先是第一个人下拜道:“孝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