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4节 (第2/3页)
,诸侯王就和赐予土地的皇室离心离德到了这种地步。 朕不解! 朕真的不解! 姑父您的智慧通天彻地,还请为朕解惑。” 刘恒的眼神之中满满的都是迷茫,就这样看着洛新,洛新望着刘恒微微感叹,心中暗道:因为那是武王和素王所建立的邦周,邦周的天命就是洛氏的天命,而现在是刘邦所建立的汉朝。 亲疏有别。 但是洛新自然不能这么说,他微微沉吟,然后颂唱道:“素王的神灵在天上,邦周的天命万万年!” 洛新教习过他这一首颂圣曲,百家的典籍之中也都有记载,他知道这是邦周时期最重大的场合所使用的。 但是和现在他的问题又有什么关系呢? 只听洛新又唱道:“素王的神灵在天上,诸夏的光辉万万年。” 邦周和诸夏。 邦周结束就是诸夏。 没有大汉! 刘恒有些听懂了,又有些不懂。 但他知道了,吕氏不是特殊的,姬姓诸侯不是特殊的,特殊的是洛氏。 周王室和这些盟友之间维系关系的关键枢纽就是洛氏。 “姑父。” 刘恒再次向着洛新拜倒,诚挚道:“多亏有您。” ———— 在汉王朝的草创时期,东阿侯洛新是其中最关键的奠基者,他的执政时间极长,政治威望极深,治国才能极高。 他在汉王朝第二个实际上的统治者吕后时期掌权,制定了一系列的王朝财税制度,黄老,儒家在这个时期登堂入室,当然最显赫的是擅长财政的齐法家。 在汉文帝时期,洛新开始着手处理尾大不掉的诸侯王问题,削藩是古代历史上永恒的主题。 中央朝廷总是竭力削减地方过大的权力,但洛新的削藩是不同的,在平定淮南王和吴王的叛乱之后,他没有直接使地方成为依附中央而存在的实体,而是保留了一定的自主权,只是废除了先秦时期以及刘邦时期的封土方式,转而形成一种流国形式。 从他所颁布的政令和后续的政策之中能够看出,他的目的是创造一种中央朝廷与地方之间的动态平衡,减少内耗的同时增强活力,尽力保持恒产者,即贵族阶层的战斗力,并且通过这种方式延缓土地兼并的速度,他的改革可以说是非常成功。——《汉王朝兴衰史》 第327章 流国 战争从来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朝廷砍瓜切菜一样的平定了淮南王和吴王的叛乱,但是后续秩序的重新构建才是关键。 第一件就是要对阴谋组织反汉廷的不法分子进行残酷的政治清算和律令定性。 刘恒在这件事情前后所表现出来的政治素养,让洛新觉得是时候开始真正让刘恒接触政事了,这恰好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数十年的盘踞真是盘根错节啊,朕真是想不到,在诸侯国中竟然有这么庞大的反对朝廷的集团。 姑父,这些人应该怎么处置?” “依照汉律,首恶者诛杀,余者全部流放岭南。” 听到洛新所言,刘恒一愣,这可是足足三万多人啊,全部流放岭南吗? “陛下,流放岭南是一举多得的妙计,日后您亲政也一定要坚持下去。 岭南最缺的就是汉人,岭南王赵佗给朝廷上书很多次,希望能够多迁徙汉人到岭南去。 但岭南那片土地,现在还不是非常适宜人大量居住,现在大量迁徙汉人过去就是残民、虐民,形同流放。 无罪而流放那不是朝廷该做的。 不过现在好了,这么多的罪人,甚至超过了过去十年的总和,朝廷不杀他们已经是恩典,正好赶去岭南开荒。 而且这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