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_第37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0节 (第2/3页)

王的祭祀,放置祖宗的牌位,这里是诸夏大汉的土地了。”

    众人闻言心神摇曳,齐声应道:“喏!”

    在伊水河谷立起了素王的祭祀神庙,就像是在黑暗之地立起了一座灯塔。

    这道光或许只能照耀伊水河谷的一部分,却能够给予所有前往西域的汉人以安慰和希望。

    因为人是很容易孤独的,尤其是在远离生土他乡的地方,但是素王的存在可以减弱这种乡土难离的情绪。

    素王上皇所在,即诸夏之人心安之处。

    ————

    大汉进入西域是西域史上不可磨灭的重重一笔,洛仲堪发现了这片土地,他的儿子洛无疾则为这片土地带来了先进的文明,优秀的文化,长久的和平,从洛无疾进入西域以来,这里的一切就焕然一新了,各族百姓热烈的欢迎大汉的军队,这是曾经统治西域的匈奴所不能做到的,充分体现了诸夏文明的优越性。——《西域历史文化迁徙研究》

    第436章 刘旦的功绩

    商税、资产税以及胶东王的死闹得沸沸扬扬,就像是一颗巨石砸入深广的湖海之中,也许会掀起无数的波澜,但是最后都会归于平静。

    皇帝刘旦的举动只不过是对规则的小小破坏,对天下人来说还算不得什么,尤其是波及的王侯还不够多,影响的百姓还不够广。

    有高、惠、文、武四位皇帝的遗德在,鼎帝同样不是祸乱天下的人,大汉的社稷可以说是稳如泰山。

    随着事态渐渐平息,天下的重心重新回到了西南夷战事上,虽然因为收税搞出了很多的事情,但桑弘羊的确是成功的把钱收了上来,足以支持大军所需。

    长乐宫中。

    刘旦目光熠熠的望着自己面前的将军们,脸上满是振奋的颜色,大声道:“钱、粮,朕都凑齐了,剩下的事就要交给诸位卿臣。

    若是能胜,自然万事万好。

    若是不能胜,朕会御驾亲征,亲自征讨西南,倒要看看那是什么龙潭虎穴,能让我大汉天兵,铩羽而归。”

    皇帝刘旦的语气并不严厉,但是却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这次战争是他亲自主持、大力支持的,若是胜利,对他的威望将会是大大的增强,尤其是御驾亲征胜利,将会彻底弥补他的所有不足。

    说完之后,皇帝刘旦还是有些不太放心,又说道:“无论是关中还是关东,汉军将士大多出身中原,去到西南蛮荒之地定然不适应,山川河流,水文地理,众卿或许也不太熟悉,这是天时地利皆不在我军啊。

    唯一胜过蛮夷的,便是我汉军将士精良的甲胄,强悍的个人能力,按照朕制定的战略,不要冒险,大汉不能再接受一次失败,明白了吗?”

    “喏!”

    以大将军为首的列侯勋臣齐声应道。

    此次出征的列侯大约二十多位,仅仅私军就有两千,再加上三千禁卫,这些都是能够负甲的精锐,再加上配合这些甲兵的辅兵,运送后勤的农兵,可以号称十万大军。

    大军从关中浩浩荡荡的出发,一路向着西南而去。

    ……

    洛盛就待在长安城中,静静地看着朝廷的大军出征,管家同时也是洛盛未出五服的兄弟之一有些好奇的问道:“公子,您觉得朝廷能胜吗?”

    洛盛微微一笑道:“只要汉廷不贪婪,就能得到胜利。”

    “不贪婪?”

    洛盛解释道:“阻碍汉军胜利的,难道是那些西南夷吗?

    自大一统以来,自冶铁发展以来,自大汉尚武成风以来,除了匈奴再也没有任何夷狄能够威胁大汉的生存。

    大汉的东方是大海,北方是草原戈壁,西方是沙漠,南方则是崇山峻岭,阻碍汉军胜利的从来都是这些天然的地形屏障啊。

    家族中有天下的堪舆图,西南那块地形再清楚不过了,那里是天然的割据场所,若是不能文化上让生存在那里的土著认可朝廷的统一,再昌盛的中原王朝会被拖垮在那里。

    若是仅仅要在平原地区维持郡县,那倒是非常简单,西南夷还没有资格和汉军正面对战,只能龟缩在崇山峻岭之间。

    不过那日在朝会上,皇帝还是知晓的这件事的,大概率能胜。”

    实际上在现代社会之前,西南地区一直就是半自治,所谓的土司统治,改土归流不是想不出来这个主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