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71节 (第3/3页)
仅仅是一些天灾吗? 要知道现在的关中天灾根本就不算什么,一千年前邦周占据关中的时候,那可是三河断流,整个关中的生态环境都大变样,根本就不能容纳一个王朝的首都。 再加上政治原因,周王室不得不退出了那片土地,迁往了河洛之间的洛阳重新定都。 没有连绵的大旱,没有铺天盖地的蝗灾,没有连续的地震,最重要的是没有大河决口改道,对一个王朝来说,区区影响上万顷农田的洪水,根本就不算什么。 “刘旦。” 洛盛念叨着这个名字,“一个擅长武事的皇帝,出现在现在这个时期,是不是一件好事呢?” 洛盛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他不是那些智慧通天的先祖,治国理政没有一项达到90,他之所以能够成为昭公继承人,仅仅是因为嫡长子,其他嫡系同样平平无奇罢了。 这世上从来就不缺少顿悟的人才,从来就不缺少改邪归正的人,同样,曾经卓绝的人,因为某些打击变得昏聩起来的事,同样不少见。 皇帝刘旦现在喜欢武事,谁能保证他永远都这样呢? ———— 严重的土地兼并是古代王朝衰落和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土地兼并导致为国家,或者说为皇室纳税和服役的自由农减少,造成财政困难,最终在大型公共工程的维护上不能投入,在战争中不能筹集军费,国家的军政逐渐衰落,但这不是汉王朝的衰落原因。 汉王朝拥有良好的建国基础,在建国一百年时,土地兼并问题都不严重,而且由于流封建制度的存在,一朝天子一朝诸侯王,王国随时可能会替换,多不过三代就除国,列侯国时间虽然久远,但是根据军事部署需要,同样会大规模改封,王侯对土地兼并的需求并不大。 而且汉王朝对王侯封国大小有严格规定,按照封国大小会调整赋税和徭役的收取,所以王侯国内的土地兼并,并不影响国家的动员能力和王朝税收。 但就在这种良好的形势之中,皇室竟然在打击自己的基本盘关中,这种难以置信的人祸,再加上天灾的频频光顾,最终造成了无法挽回的结果。——《汉王朝兴衰史》 第438章 洛氏二三事 洛盛带着担忧向西域而去。 昭城之中,洛无疾躺在庭院之中,懒洋洋的晒着太阳,庭院之中还有几人,都是家族的管事,在向洛无疾汇报有关于家族的各项世俗情况。 昭公国不是一个能够自给自足的国家,以昭公国的面积,不可能养得起那么多敢战士。 昭公国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经商。 千年家族的声望是真的好用,同样的铜镜打磨精致一些,上面刻上洛字,就能引起贵族女子的疯抢,这比后世的顶级奢侈品还要离谱。 还有一点是由于古代注重乡土,本土势力很强,通常商队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不会乱跑。 比如辽东的商队不会将货物运到江东去贩卖,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运到邯郸或者临淄,再由邯郸和临淄的商队向南方运送。 洛氏的商队就没有这种顾虑,除了朝廷官方之外,洛氏商队是唯一通行天下的商队,谁若是敢对洛氏动手,那就要看看谁的刀子更锋利了。 汇报完了有关于纸庄的事项后,负责家族马匹贩卖的管事说道:“家主,今年马业的主要收入还是来自于大宛天马,占据了将近六成。” 大宛天马就是后世所说的汗血宝马,是一种极其优良的战马,个头高大,冲击力和爆发力很强,唯一的缺点就是不太适宜在严寒天气出征外,所以征讨匈奴不能用,也不能用来远征,远征还是要用蒙古马这种可以自己在冰天雪地里面寻找食物的战马。 但是这种一看就神骏的战马很受贵族欢迎,价值千金。 洛氏沟通西域,无双侯国成为了丝绸古道上的关键环节之一,不仅仅保护汉朝的商队通行,还能够做生意,用丝绸之路的利润来养活驻扎在西域的洛氏分基地。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