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12节 (第3/3页)
皇帝的先天不足。 吕莹虚弱道:“我当然明白,所以从未阻止过你,我只是要告诉你后果而已,从你登基以来,仅仅大规模的政治清洗就进行了五次,三次仅仅涉及关中,两次涉及天下。 这五次清洗打破了平衡。 因为宗亲、外戚、列侯中的人才是有限的,而天下士子的数量却是无穷的,你将过去的政治力量一扫而空,想要填补这些空缺,只能使用经学士子。 这些经学士子可比宗亲外戚以及王侯勋贵可怕多了。” “可怕?” 刘询有些疑惑道:“母亲,那些经学士子一部分是小地主出身,一部分是郡县中的豪强出身,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出自列侯、诸侯王世家,这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靖难功臣当初手握整个大汉权力的时候,我都未曾见过您说可怕二字。” 吕莹轻叹道:“靖难功臣有什么可怕的呢? 不说他们都是忠臣这件事,纵然其中有野心家,我也半点不惧,因为靖难功臣的一切行为都是可以预料的,都是从高皇后和洛文王时期传下来的政治规矩。 纵然手持利器,但是他们的头脑已经被我掌控,又有什么畏惧的呢? 但是经学士子的行为是不可预料的,你以为他们是温顺的绵羊,却不知道在哪里隐藏着锋利的牙齿。 就如同军功勋贵刚刚出现的时候,不过是一些最低级的军官一样,谁能知道这群人最终将千年的贵族都踩在脚下呢? 诸国反秦之时,天下都以为姬姓项氏将要得到天下了,但是最终却是高皇帝这位布衣出身的人杰登上了皇帝位。 从孝文皇帝任命贾谊开始,大汉朝的丞相被经学士子把持多久了?” 刘询略微一盘算,惊道:“竟然只有一位是出身军功的列侯,其余皆是以相位封侯。” 吕莹淡淡道:“现在不仅仅相位是他们的,大汉朝的一切都要交给这些经学士子了,而且你别无他法,因为除了这些人,你无人可用,除非启用关东诸侯,回到大汉刚刚建立的时候。” 刘询沉默,母子两人没在说话,殿中静悄悄的。 ———— 汉宣帝刘询的政治清洗,将汉王朝建国百年来的主要政治力量摧毁殆尽,为了重新使汉王朝步入正轨,他选择了经学士子这个群体来补充缺额的官吏。 他扩大了太上学宫的规模,史书记载“太学有屋舍万间,皆华居”,在元封二十年时达到了巅峰,太学竟然有近万名太学生,他还允许民间私人开办学宫,称作书院,以示与太上学宫和洛氏学宫的区别。 在春秋战国结束之后,民间的讲学之风中断,如今再次盛行,名声大的高士门下所聚集的弟子甚至超过万人,史书记载“拥万人,过郡县,郡兵望之”。 量变引起质变,庞大的士子数量迅速冲垮了过去的政治制度,经学的时代不可逆转的到来了。——《汉王朝兴衰史》 第489章 开学令!天下有二心! 一位曾经高喊着“恨不生做男儿身”的皇太后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崩逝了。 她这一生事迹几乎是贵族女子所追求的极致,在高皇后逝去百年后,她的出现让世人对高皇后有了更深的了解,更何况她本就是高皇后的直系子孙。 影响最大的自然就是刘询,他的母后几乎就是他的帝王师,吕莹性格刚强,认同人性本恶,表面上遵从儒术和黄老,实际上却喜欢刑律之道。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