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凤仪 第127节 (第2/3页)
吻个遍,握着她的手抚慰自己一番,又伺候她一场,这一夜才算过去。 凤宁许久不曾睡得这般安稳,东奔西走,独在异乡,偶尔午夜梦醒,总能梦到他顶着那张阴鸷的脸,狠狠钳住她胳膊责怪她离京,梦到他独自在皇城放一场无人欢呼的焰火。 裴浚就睡得更踏实了,凤宁不在这两年,他每日担惊受怕,浑浑噩噩,闭上眼哪儿都是她的影子,由他牵着搂着,睁开眼两手空空。 而这一回,清晨醒来,人当真在怀里。 凤宁睡得很香,背贴着他滚烫的胸膛,双脚钻到他膝盖窝里,浑身暖烘烘的,裴浚一动不动,生怕吵醒她,陪着她睡到日上三竿。 九月三十,乌城商贸会启幕。 在这之前的几日,各地商贾使节齐聚乌城,康家堡的街道也络绎不绝,乌先生忙着接待。 有一日学堂进了几位蒙古商贾,裴浚觉着蹊跷,着人暗中盯着,到了傍晚人离去时,果然见乌先生一脸凝重进了别苑。 裴浚正陪着凤宁在书房看书,见乌先生过来,凤宁将人迎入, “先生,出什么事了。” 乌先生也不含糊,径直递了一张货单给裴浚, “这是今日那几个蒙古商人交予我的货单。” 裴浚接过来看了一眼,密密麻麻的字迹中两样货物十分抢眼。 一样是玄珠,一样是黄英,这两样是什么东西凤宁一头雾水,裴浚却一眼看明白。 这是三教九流的行话。 玄珠代指硝石,黄英代指硫磺。 此二样是制造火药的原料。 蒙兀的商人忽然要这玩意儿,自然是为了备战。 裴浚脸色严肃,回递给乌先生, “先生只管应下,东西朕来准备,至于条件,你告诉他们,要马匹,用马匹来换。” 乌先生很快明白了裴浚的用意。 大晋最缺的是战马,为此特在四川云贵等地设茶马司,种植了茶叶一类,供边境的藏民与诸国百姓,用马匹换取日用的茶盐。 蒙兀既然要火药,且不如将计就计,得些马匹来。 凤宁不解道, “你舍得用火药去换?” 裴浚失笑摇头,“朕当然不会用真火药去换,朕自有思量。” 事情就这么定了。 乌先生继续与蒙兀商人周旋,裴浚这边回了一趟乌城,一面着人准备残次硝石与硫磺,一面悄悄传令九边备战。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骤然间要那么的粮食,绝非等闲,裴浚亲自去一趟雍州。 待回来这一日,正值商贸会开幕。 数日前,乌城的守将在城外搭了几排廊房,整个场地成回字形,左为大晋商贩,右为外域来者,乌先生作为第三方,负责帮着大晋接待来使,处理争端,将南面的廊房安排给了他,凤宁陪着朝廷来使礼部郎中,及乌城县令坐镇北面廊厅。 比起千里迢迢外的京城,乌城显得便利许多,西域诸多的商贾踊跃参与,反倒是大晋这边因为地域遥远,到场的行商有限,数日前凤宁发现了这一难题,与裴浚商量法子,裴浚给了她一封手批, “你用皇店的名义,先揽下货单,余下的咱们慢慢周旋。” 凤宁听他的,特开了几间廊房,摆上官商的招牌,大晋最大的丝绸商可不就是江南织造局么,只要有单子,还担心交不出货? 凤宁又调派人手,在廊房当值,皇店之下,其一是江南织造局,其二是四川茶马司,其三是景德镇官窑等等,桌案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瓷器样品,墙壁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