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09 (第1/2页)
仙翁操》。 这仙翁操其实都算不得是一个曲子,充其量是把几个常用的指法汇集起来的练习句罢了。 她本来跟苏哲说,想要学长相守的来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她所钟爱的东西,才会更有动力去学。 可是苏哲却化身成了古板的老夫子,他说,所有人的第一首曲子都是从仙翁操开始的,他那副认真的小表情,让叶露每每想起来,都忍不住去笑。 虽是小曲,但小苏苏的意思是也绝不可怠慢,因为很多大家初学琴时用这个小曲开指,后来接触了、等大曲,可是越到老年,越是要回去重弹,这最基本的东西。 不同的年纪,会弹出来不同的韵味,有着不同的人生感悟,颇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 前四小段是四句重复,只是音调越来越高,从七弦走到了一弦,按照小苏苏的说法,越来越轻,越来越慢,像从少年蓬勃走到了年迈沧桑。 再后来…… 她弹着弹着,忽然觉得,可以给这首小曲填一个词,仔细从脑海中搜刮一遍这些年看过的诗句,找到了那么几句放在每一句琴音上,恰到好处。 苏哲刚走到门口,就听到一阵颇有韵味的琴声,暗笑道,学得还蛮快的么。 门外驻足了一会儿,曲毕,他才拍着手走进去,脸上洋溢着遮掩不住的得意,“饭好了,在楼上。” “小苏苏,你坐。”叶露在投入做一件事的时候,就不那么惦记着吃了,而是把肚子饿的事情已经抛到了九霄云外,“我给这小曲填了几句词,你听听看,是这个意思吧?” 每一首曲子所表达出的心境,大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可是每一首诗所呈现的情怀,读过的人都能感同身受。 这就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琴歌存在,去更好地理解一首曲子。 说什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不过是那个人的语言表述能力不够罢了。 她弹完了最前面的四声散板,就开始兀自念了起来。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这是前面四句循序渐进的曲调,用了蒋捷的听雨诠释了前半段曲子。 后面峰回路转,又从高到低,由急到缓。 “癫狂柳絮随风舞, 轻薄桃花逐水流。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从杜甫的漫兴到苏轼的定风波,最后,归于平静。 然后,衔接了最后一段泛音,一曲结束。 苏哲听得有些痴了,他没想过,原来,琴曲还可以这么玩。 这些词,对仗曲调工整,简直有如量身剪裁的一般。 他只是静静地看着她,眼中闪烁着异样的神采,简单一句,“很灵性。” 叶露受不住夸,两只手牵起他的右手,晃悠了两圈,撒娇似的望着他,“吃饭去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