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73 (第2/2页)
分钟,他打开抽屉从里面拿出一块面包。起身走了几步,还是又回去再拉开抽屉,从里面拿了一只瓶装的口服葡萄糖。 十一点半,伏城收到卓桓的消息,约他在地下停车场见。 在停车场里等了一分钟,卓桓开着车停在他面前。伏城打开车门,坐上了副驾驶。 是一辆法拉利,低调的黑色和并不特别低的底盘。卓桓戴着墨镜,一只手转着方向盘。车子开出地下停车场的那一刻,耀眼的阳光穿过车前窗,映在男人微微扬起的下巴上,他嘴里嚼着口香糖,伸手打开车内音箱。 悠扬动听的英文歌声中,两人谁都没有说话。 两个小时后,到了商飞在东海边的T1工厂。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短一点,也不虐,咱们轻松一下。 正好我考虑下新卷的剧情。 上一卷的希斯克利夫是卓安息,但是讲人嘛,而且是主角,肯定不可能像之前几卷的飞机事故,说完结一卷就全部讲完。所以虽然这一章是新卷了,但还是会继续讲卓安息和伏橙橙这两个人,不仅仅是只讲一个~ so,晚安,明天见。 -------------- ☆、第七十四章 商飞, 即华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从飞机成为大众普遍的交通方式开始,美国波音、麦飞两大飞机制造商就占领市场, 几乎垄断了全球所有的民航飞机的制造市场。到上世纪七十年代, 欧洲四国联合建立了空中客车公司, 自行研发民航飞机, 希望能与美国的飞机制造商平分秋色。除此以外, 还有麦道、巴西航空等几个规模颇小的飞机制造商,占据很少的市场份额。 华国在飞机制造上比西方慢了一大截, 到这世纪初, 才成立了商飞公司。 华国想制造属于自己的飞机,这十几年下来也颇有成效, 但国内大部分航空公司依旧选用波音、麦飞、空客的飞机。一来是后者制造的飞机质量高、物美价廉, 二来是商飞才成立短短十三年, 在飞机制造水平上确实不如西方。 伏城和卓桓抵达商飞T1工厂时, 工作人员已经在门口等着了。 不像进麦飞工厂时那样, 到门口就得换一辆车进入。二人直接在商飞工作人员的带领下, 开车进入工厂。 平坦辽阔的平原上,一栋栋大型厂房矗立在阳光之下,外表是涂抹着白色漆面的高墙, 只在每栋厂房的顶角印着一个硕大的、蓝绿相间的商飞LOGO。 先是去厂房参观了一下具体的制造流程, 接着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 二人来到实验室。 实验室中,穿着白色实验服的技术人员们不停地与同伴交流,互相探讨数据。飞机上的各种零部件, 在实验室里都被分门别类地拆卸下来了。 飞机是一个庞大的整体,可想要设计好它,就得顾及到每个细节。 小到机身外表面的毫米厚度,大到电传系统的运作和计算。 伏城的目光在这些零部件上一一滑过,和麦飞那种冰冷而流水线式的实验制造不同,商飞的实验室里,设计师们讨论得更多些。然而,他们的动作也比麦飞慢了许多。几乎能用肉眼可见的,这些人在飞机制造上是优秀的人才,可他们的经验远远不如大洋彼岸、有着数十年历史的老牌飞机制造商。 穿过两个实验室,一位穿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