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三十九章 班师?皇太极的阻力 (第3/3页)
增加,皇太极才得以在人数上占有优势,通过了一些令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等人反对的政策。 只是因为实力的关系,三大贝勒选择了暂时的屈从。但不满情绪在积累,皇太极若有差错,必将被联手攻击。 这其中,能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不是代善的两红旗,不是莽古尔泰和阿敏的两蓝旗,而是多尔衮兄弟手中的两白旗。 多尔衮兄弟看似对皇太极忠心,令行禁止,完全是拥戴的表现。但实际上,他们也是在隐忍,在等待着机会。 …………………… 绕道入关的行动若是失败,建虏不仅仅是衰弱的问题。内部矛盾大爆发,甚至是内战,都有可能。 郭大靖和毛文龙都对此有着清晰的分析和判断,只要皇太极失势,他对于后金的封建化改革便会半途而废,退化到老奴时代的统治,败亡也就是时间的问题。 但毛文龙和郭大靖对皇太极的认知,并不是完全一样的。 在毛文龙那里,皇太极只是个读书识字、比较聪明的蛮夷,但在郭大靖眼中,皇太极才是最危险的敌人。 正因为如此,他才要千方百计给皇太极称帝之路增加障碍,不给后金从奴隶制社会转型的机会。 满清之所以能够率兵入关并席卷天下,郭大靖认为是皇太极打下的基础。对皇太极的重视,甚至可称为忌惮,是郭大靖并不讳言的事情。 就算是这次跨海远袭,郭大靖也是在给皇太极致命一刀。 就算战场上杀不了,皇太极也无法稳定汗王之位。两黄旗虽强,却也难敌六旗的联手。 或许是多尔衮,这个狼崽子,露出爪牙;或许是代善,或许是莽古尔泰,也或许是阿敏,向皇太极发出挑战。 郭大靖还是看好多尔衮,主要是两白旗的实力,在两红旗和两蓝旗之上。 管他谁呢,只要不是皇太极,只要建虏在大饥荒中被严重削弱,之后便难以抵挡蒸蒸日上的东江镇。 是的,这次行动之后——郭大靖心情很振奋,他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来,走一个。”郭大靖满脸笑意,举起了酒杯,向着好友相敬。 周庆、马民哈哈笑着,举杯一饮而尽,喷着酒气,又与郭大靖谈天说地。 这是要随军而行的军情报头目,他们直接负责着京畿地区的谍探耳目,没有谁比他们更熟,因为都是他们亲自挑选派出去的。 此时,郭大靖已经赶到了大连,将把最后一批赶制出来的火箭收入空间。顺便,还能与家人呆上两天。 “老何在京城干得不错,东来顺、西来顺可是打响了名声。”周庆大嚼着羊肉,脸色涨红地说道:“现在不仅不用拔款,还攒下了不少银子要送回来。” 马民笑着点头,说道:“我让老何先自己存着,有花钱的地方别小气。要是不够,就张嘴要。” 郭大靖呵呵笑着,说道:“京城那里是长期的,老何既干得顺手,就让他留下好了。繁华之地,也能享享福。” 周庆摆了摆手,说道:“可老何不愿意呀,等这次行动结束,再派人接替他吧!” 郭大靖耸了耸肩膀,尽管有些意外,可也不在意。 兴许何贵忠不喜欢迎来送往,就喜欢简单点的生活呢!或者,他离不开辽东大地,对这里的气候环境更适应。 嗯,应该是舍不得这里的老兄弟、老朋友,并肩厮杀的战友情。 郭大靖微抿起嘴角,心中有了肯定的猜测。 京师虽繁华,可这辽东才是家,有亲人,有朋友,有熟悉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如果换做他,也未必愿意在陌生的地方长期生活。 郭大靖猜到了何贵忠的心思,这又何尝不是他的?辽东大地,是他重生,战斗,乃至崛起的地方,留有他的感情,悲欢哀乐都在其中。 再次举起酒杯,郭大靖的笑意更浓。家,家里的妻子,还有蓉儿,都是他离不开的至亲,还没跨海远征,就已经生出了思念和不舍。样样稀松的逆天换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